这个社会越来越推崇有思想的人。
所谓的有思想,大多指的是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式思维;一种不盲从、不偏见、客观理性的思考方式。
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过去的标准答案已经无法指引现在的发展与突破。人们不再迷信以往的权威,越来越多皇帝的新衣被揭开。因此有思想的人,都能利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这个破旧立新的时代浪潮中站稳脚步,利于不败之地。
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不乏非常有思想、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人,当中既有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活非常幸福的人,也有一直不太顺心,各方面屡屡受挫的人。
为什么那些有思想的人,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现状?
杠精
说到批判质疑,避不开的一类人就是杠精,也就是一些为了质疑而质疑的人,他们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客观的看待问题,因此这类人并不算是有思想的人,而是通过不断否定获取价值感的人。
不卑不亢
这样的情况在各行各业中都屡见不鲜:
新来的同事是个海归,或者是名牌大学毕业,我们在无形之中就会高看一眼,在其还没有做出成绩时就给予了认同;
对于一个争论,但凡有人搬出20世纪的某著作或是某个大师的论点,不论是否与事实相关,都能获得碾压式的胜利;
在自己的环境中夸夸其谈好为人师,换了陌生环境或是面对比自己阶级高的人时,就变得诚惶诚恐、唯唯诺诺。
......
对于很多人来说,平日里也能够有条有理的对事物进行分析,可在面对拥有头衔或者是面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时,就无法保持客观理性。
简单的说,就是善于批判不如自己的,而对于强于自己的,就会丧失掉评判标准。
这种“卑”又“亢”的状态下,很容易被环境所干扰,难以调动自己的智慧来分析判断事物,因此无法真正站到高维度视角思考问题。
一个再是思维敏捷的人,总是按照”自己只是个学生“的逻辑来思考,必然无法发现事物之间的真正联系。
要让一个士兵来指挥一场战斗,如果他内心里无法逾越班长、连长等阶级上的不对等时,他脑子里也只有课本上记载的战术战法,根本无法发散思维。
实践
当有了思想为指引,是不是只要付诸行动,就能取得成绩了呢?
不一定。
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那么假如我们复制了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也一定可以培养出爱学习的孩子呢?
而事实是,我们现在大多数父母如法炮制,“以仁为邻,择善而从”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依然还得面对种种孩子叛逆、厌学的难题。
有想法的人,在付诸行动、完成自己的想法上,仍有无数道门槛。
比如,获取他人意识信息、以及在实施想法时的操作等关键信息。
例如,一个有着绝好创意的设计师,不具备节奏、控制等能力辅助,也无法百分之百的输出自己的想法。
假如马云空有一个伟大的商业帝国计划,却没有能够凝聚他人的演讲能力与人格魅力,阿里巴巴现在又是另一种光景。
思路决定出路,然而在这条路上,单独具备某些特质,还是会碰到障碍,唯有正确认知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才能走出困境,迈向康庄大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