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读书人可能觉得小说太低级,不登大雅之堂,这也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在当今这时代已经完全过时了。就好比在春秋时代,你不会写几篇散文寓言都不配称子,汉朝你不会写赋你就别说自己是作家。唐人不会写诗,宋人不会写词,你好意思说自己是文人么。当今不会写小说,倒是可以混日子,但市场认识你是谁么。各种论证各种思考,远不如一篇小说来得有效。余秋雨被质疑了,于丹被骂了,为什么?他们不会写小说啊。单靠散文怎么可能说服别人,加缪、萨特也是靠小说更多一点。
当今作者中收入最高影响最大的都是写小说的。例子就不用我举了,作家收入排行榜查去,几乎都是小说家。鲁迅之所以被人记住,只因为他的小说。他在当教授期间讲的也是小说。民国大家能被人记住的大多数都是小说家。钱钟书如果不是他的小说,估计都没多少人知道。沈从文半路出家,学生都认为他的课讲得不好,但他有小说啊,他的小说足以让他成为大家,他的小说也使一个小镇创造了几百亿的产值。金庸自认为是搞学术的,他的学术东西有人看么?国外就更不用说了,现代小说的发源地,小说家比比皆是,远超什么哲学家思想家。
然而小说真的不好写,和知识什么的几乎无关,全靠才华。编故事的能力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有的人也就高中语文水平,看的书仅限小说,就成为畅销作家。文学博士水平,知道一大堆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知道各种结构各种组织方法,认识的字都比别人多上千,却写不出来一本小说。莫言的水平有多高?他看过几本论文学的专著?可是人家就得诺奖了,你还别不服。大刘的文学水平很一般,他如果写几篇科普散文,放网上能得几个赞?能挣几块钱?写成小说就不一样了。
钱钟书那么知识渊博的人,一辈子也才写了一本小说,还是年轻时写的,老了读书更多更明智,却写不出来小说了。所以,一定要趁年轻赶紧写小说去,成名了你再转型学术。现在就算是学历史的,你写几百篇秦史研究,也不如写一本《大秦帝国》。把历史当小说写的《x朝那些事儿》都火了,正儿八经的论文有几个人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