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重运用后果惩罚
当大多数父母听到“纪律”一词时,他们会想到“后果”。这经常意味着要公平,要消除特权,认为这是孩子“自食其果”。
这些年来,我看到无数父母武断地要求孩子承担行为后果,而不愿意停下来在第一时间思考孩子产生错误行为的原因。
他们都明白“承担后果”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深刻的教训。但是,单单是后果本身,并不能教孩子如何进行自我评价、解决问题和自我控制等重要观念和技能。
没有你有益的引导,后果惩罚不会产生任何作用。不会产生绝望情绪的纪律约束的核心是关爱和指导。
教给孩子哪些是你能够接受的,哪些是不能接受的,也很重要。但是对于叛逆孩子来说,帮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从中吸取教训,帮助孩子懂得积极地和他人进行互动,这些都很重要。你给出的行为后果能帮助或者阻碍孩子减少叛逆行为。
作为叛逆孩子的父母,你知道直接运用“后果惩罚”比较困难,而且无法预测。这是因为你对叛逆孩子不论是管得太松还是太严,最终都会被他看成是一种惩罚。因为他们趋向于把自己看成和你平等的人,他们反对你进行惩罚。
如果孩子不思悔改,甚至根本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他就会把愤怒指向那个用后果惩罚、让他痛苦的人,也就是你。叛逆孩子一般不太会表现出悔改之意,并且会立刻发泄强烈的愤怒情绪,也不会做出约束自己的改变。这是因为他们感觉被后果控制着、压迫着,深受折磨。
具体来说,他认为自己没有错,任何的后果惩罚都是不公平的。他思想特别偏激,甚至会说出这样的话:“看到了吧,是你们把我变成了制造麻烦的人。”或者,他们可能学着隐藏错误行为,从而逃避你或者权威人士的惩罚。如果孩子因其错误而承受了过于严厉的行为后果,后果就会是,他(或者你自己)可能会感到特别内疚。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实际上,还增加了其叛逆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解决的方法就是,你需要谨慎地对叛逆孩子做出后果惩罚。让孩子承受后果经常相当于进行判决。
什么时候必须承担后果
对于孩子的不当行为,父母经常会为是否要孩子承担后果以及承担什么样的后果而伤脑筋。以下是一系列的指导方针,来帮助你决定何时该让孩子承担后果。
1、你的孩子打破了你们共同制定的规则吗?或者只是你怒火中烧、筋疲力尽、反应过度?问题真的存在吗?你在公平地对待这种情况吗?如果孩子没有打破规则,那么就没有必要由他承担后果。
2、你对孩子的期望是现实的吗?你的孩子能做到你期望的那样吗?有时候父母并不了解这些。如果你的期望和孩子的年龄、思想不相符,如果你没有做到公平,那么就改变你的期望,不要让孩子承担后果。
3、你的孩子意识到他的行为是错的了吗?如果没有意识到,就向他解释为什么他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后果不用由他承担。帮助他明白你的期望,明白为什么你有这样的期望,以及如何实现这个期望。
4、如果孩子知道他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他又谨慎地拒绝你的合理期盼,并且继续表现出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不负责任的态度,那么这个时候,我建议你使用“后果惩罚”。如果你以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冷静、坚定和非控制的态度与孩子讨论,那么我鼓励你结合“承担后果”的方式来沟通和协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