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活出真实的自己之前,我留给别人和自己的只有零散的印象以及难以达成一致的评价。显然这给我认识自己和成为带来了很大困扰,但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创造的无尽可能,去发现不一样的所谓的真实的自我。暂且不谈自我到底是印象观念流的假象还是具有本质的存在,我能肯定自己持有的想法就是,尽量别让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是一成不变、刻板分明的。
之所以会这样想的原因有三:一是据我所知人类的大脑总有种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归类的倾向,表现在对人的看法上就是喜欢形成各种各样的标签去对号入座。依我个人而言,有时候总觉得身边接触的人都那么几类,风格性格大同小异,理解新朋友时总爱拿着标签来比照其属于那一款。再则二是人家是根据对你的印象来选择和你相处的方式,而印象终究比较容易流于表面。要是一旦印象固化了,可能对待你的方式也会形成习惯,到时候你若表现出另一面的话,估计得说你虚伪做作了。第三则是我的经验告诉我,想给人留下一个深印象的话,与其是自始至终给别人的都是好印象,倒不如让人刷新对你的认知,人总是对新鲜的东西产生兴趣。
其实,人的本质主义学说近年来并不受待见,越来越多人不再认为存在一个所谓“真正”的自己。哪怕就算有,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逢场作戏,极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哪里还能肯定何以为自我。平日里,人们执意要分成内在独立的自我和外在显露的形象,可对别人来说,能知道只是你的表现出的所作所为。因此,如果你认为别人对你的评价和认识不靠谱时,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变换你给别人的印象。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层层粉饰的伪装,而是相反展现的过程或者像多面体般旋转的过程。另外,也不能估计换着花样去误导别人的认知,尽管“自我”的存在并不绝对,但相对性的稳定形态和定位还是可以确定的,再则别人对你的关注可不会那么持续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