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随笔散文散文和诗
山东游记(二)登泰山而小天下

山东游记(二)登泰山而小天下

作者: 张守权 | 来源:发表于2018-08-12 13:35 被阅读122次

    山东游记(二)

    文/张守权

    二、登泰山而小天下

            在中国有一座山,它虽无万仞高峰一样的高处不胜寒,但却成为是古往今来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三教九流、平民百姓共同的精神归宿,它以仅仅海拔1545米的高度而号称“五岳独尊”,它就是泰山。

            8月2日晨五点许,在游罢曲阜的余兴里,晨光熹微中,我们一行带好足够的饮食,自金山度假村出发,向泰山的主要登山路口——红门奔去。不到十分钟,我们来到红门外的停车场,在这里的一家早餐店进行简易早餐,虽然众人大都不是很饿,但以此储备一下身体的能量。与东北不同的是,这里所谓的手擀面其实就是挂面,根本不是什么纯粹的手工擀制,就连机器压制的面条也没有半根。昨夜在金山度假村的餐厅,我们就已大上其当了。鸡蛋两元一个,尚可接受。没有粥和豆浆等东北早餐常见的食物,真的很不适应。好在十元一碗的馄饨口味极佳,是我几年来所吃到的最可口的馄饨。

            餐罢,我们循着路标来到一天门,不甚巍峨的书有“一天门”牌坊的西侧有一碑,上书“盘路起工处”,告知游人此处系泰山山脚至南天门6600级台阶的起始处。一天门东侧有一碑,刻有“天下奇观”四字,游人纷纷于此留影。拾级而上,不远处即为“孔子登临处”牌坊,苍翠的古藤枝条掩映中,五个大字隐约可见。泰山最不缺少的就是碑刻,据统计,泰山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碑刻题名之多冠中国名山之首。真草隶篆,琳琅满目,可谓千古书家的豪门盛宴。石牌坊前依旧立有两块醒目的红字石碑,东侧的是为著名的“登高必自”碑,“登高必自”语出《礼记·中庸》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以石碑隐含“卑”字,这实际上是书家玩的一个文字游戏而已。西侧为明代某山东巡按书写的“第一山”,三字古朴苍劲。

    一天门 孔子登临处

            穿过天阶牌坊,前面便是红门了。红门这里依旧不收票,游人可以免费参观。至万仙楼,方是泰山收票的入口,从网上得知,泰山门票为127元,但对于教师优惠,是100元。而我在购票时却被收了108元,不知何故。毕竟108是个吉利数,走吧!过万仙楼,泰山的盛景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碑刻及摩崖题刻令我们目不暇接。我们有幸看到了著名的“虫二”,众人不解其意,我告诉他们这是“风(風)月无边”的意思,是文人玩的文字游戏。该碑刻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历下才子刘廷桂题镌的。据说,刘廷桂游泰山时,看见当地绅士与斗母宫小尼姑调情,为讥讽空门不洁净而题之。其实,“虫二”两字本无什么实际意义,却被文人雅士演绎得如此意蕴丰厚,华夏文字之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红门

            此处尚属泰山脚下,两边摊贩所卖的食品饮料的价位不是很高,老冰棍仅卖一元,矿泉水2到3元不等。这时,不断有昨夜登山看日出的游客迈着疲惫的步伐下来,当他们看到我们一行居然有三个不足十周岁的孩子时,十分武断的说,这些小孩子根本爬不上去。我毫不为此担心,因为他们毕竟不知道三个孩子的实力。前方是斗母宫,斗母宫是供奉斗母元君(简称斗母)的道观,斗母是道教崇拜的女神,道教说她是北斗众星的母亲。斗母宫因施工维修大门紧闭,一尊巨大的铜制福鼎立于宫前,让这个方外世界倍显清幽与肃穆。这里依旧游客寥寥,后来才知很多游客是选择从天外村坐车直接到中天门上山的。

    斗母宫

            过斗母宫,终于看见期待已久的挑山工了。挑山工顾名思义是指从山下向山上挑运货物的工人,初见这个概念是在小学时语文课本里,说心里话,当时年纪幼小的我真的很不喜欢这一篇课文,直到高中毕业后自己进砖厂、下工地,亲身体验了重体力劳动后,才开始在心理上对下层劳动人民充满了敬意与同情,感觉正是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支撑了起了我们这个社会。今年方知,《挑山工》这篇文章的作者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国内文化名人冯骥才,是其于1981年在泰山写生时由感而发,他在文中没有着墨于泰山的雄姿和胜景,而是把目光投向再也普通不过的下层劳动人民,描绘了他们艰辛的劳作和惊人的毅力,赞颂了挑山工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此文先后选入全国高中语文课本、小学语文课本,冯骥才因此成为泰安市的荣誉市民。学者王克煜把此文和姚鼐的《登泰山记》、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杨朔的《泰山极顶》誉为泰山四大著名散文。眼前的这位挑山工年纪在五十上下(泰山上的挑山工没有半个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宁愿啃老也不肯做重体力劳动),他光头赤膊,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头共担了十四箱老冰棍。由于长期在太阳下曝晒,他的上半身及脖颈早已被晒成质感极强的古铜色。他下身穿一条质量一般的七分裤,脚蹬一双高腰胶鞋。在曲曲折折的石阶上默默地向上攀登,毫不理会身旁衣着时尚却已是热汗淋漓的游人。虽然行走在号称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五A级景区,但此刻,身边的任何美景与他无关,任何闲适与赏心悦目与他无关。他所关心的只有将东家的货物如期送到目的地,以自己极度的劳累与汗水换得极为微薄的收入。当我们问及他这一次背负多少重量的东西时,屡经如此问询的他很不耐烦的以“快走你的路吧”作以回答,这种态度的回答映射出挑山工内心的几许苦楚与无奈。后来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挑山工的收入其实很低,货主是按重量及距离付给其低额的工资,他们每天的收入不过一百多元,仅仅相当于建筑工地里一个力工的收入。

    挑山工

            过三官庙、经石峪,T恤早已被热汗湿透,我不断补水,这时才感觉喝水是一种多么奢侈的享受啊!泰山石闻名全国,不仅因其有怪异的纹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它还有辟邪的作用,在一些游区或居户门口常见的“泰山石敢当”或“泰山石胆”就是个例证。我们爱石心切,特地到原来的登山旧道中苦苦找寻,但最后是无功而返,毕竟这里是游区,好石头早被爱石者扫荡而光了!

            至壶天阁,行程过半,但我知道,更难走的路程其实还在后面。妇女和儿童渐露疲态,我们便一边鼓励孩子们一边作些小游戏以减轻他们的疲惫感。孩子们干脆齐步并行,一个一个的数起了脚下的台阶,这一天真的举动立即换来了游人们欣慰的笑容。

            忽略了元君殿,忽略了回马岭,太多的盛景让许多景观变得再也寻常不过了,不再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如果将泰山某一个不起眼的景观遗到东北,其背后的优美传说及厚重文化都足以使之在当地成为盛景。然而在泰山,至多是个陪衬,是引导游人通向泰山极顶的烘托物而已。生活亦是如此,所谓优秀都是比出来的,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便是这个道理。

    望人松

            峰回路转,前方便是药王殿了。系满红布条的古树下,金色的许愿锁、祈福锁、同心锁被游人们锁成一团,但愿这些小小的铁疙瘩能够将他们心中期待的幸福紧紧锁住。

            中天门到了,这里是泰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各路上下山的必经之地。中天门一带虽不是泰山的制高点,但较为开阔,四望远山连绵,异常壮观。这里游人渐多起来,看日出下来的以及自天外村乘车上来的游客于此交汇,熙来攘往,让宽阔的登山台阶异常热闹。这里不仅有古稀老人,还有尚在幼儿园的小朋友,更有怀抱刚满周岁孩子登山的妇女,真的该为他们点赞,尤其是那几位古稀老人,我真的难以想象有朝一日自己到了那个年龄段能否有人家那样的身体和情怀。

            雪糕、矿泉水、西瓜的价位较山底高了,都涨到五元了。山东名吃煎饼卷大葱亦是每份五元。望着那些赤膊负担穿梭在往来游人中间的辛苦的挑山工们,我感觉其实这五元的价位凝结了他们辛勤的劳动,真的不高。

             终于看见杜少陵的诗句了,在浏览“山辉川媚”、“人间天上”、“天下名山第一”、“若登天然”等题刻后,我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署名为“银夏赵之均”题刻的杜甫《望岳》诗中“造化钟神秀”这一名句。《望岳》中的点睛之笔当属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写出了脚下泰山的大气磅礴,更道出了诗人尽管科场失意,但仍能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向上的朝气。千古以来,登泰山吟咏者比比皆是,而留下能够与泰山这座“五岳独尊”的王者之山相匹配的诗歌,恐怕仅仅这一首而已,千古以来,无人能够超越。

            云步桥南杜诗题刻的不远处便是造型怪异的似书似画的“如”字题刻了,因书法有类一只老鼠,故人称“鼠字碑”,据说为目前泰山石刻中最具魅力的一处石刻,人们对此字猜测不一,泰山景区管理部门认为是一个“如”字。据考证该作品出自民国年间山下一位名叫李和谦的厨师之手。普通的厨师尚有如此之大手笔,泰山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

            登云步桥,北望一道飞瀑自山间疾流而下,清澈的水流被下面的山石劈成丝丝缕缕,煞是壮观,给大山增添了无比的灵性。继续热汗淋漓的前行,很快到了五大夫松。相传秦始皇登山遇雨,于一棵松树下避雨,因松树护驾有功,所以封之为“五大夫”。“五大夫”本是秦代官爵中最低的九品,后被人们误解为很高的官,松树也原本是一棵,人们望文生义,误解为五棵。时光斗转,秦代那棵护驾有功的大树早已不在了,现存的大树是清雍正年间所植,附近建有五松亭。

            过东岳庙、对松山、万丈碑,历经一阵艰难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著名的十八盘。“十八盘”原指那种弯道接着弯道、极其曲折盘转的盘山路段。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全程800米,共有石阶1600级,是泰山的主要地标之一。此处两山崖壁陡峭,蜿蜒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游泰山之乐趣,尽在十八盘的登攀中。过升仙坊,南天门已经遥遥在望了。越近南天门时,越感攀登之疲惫,只因此处的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陡然升高400米。然而,毕竟每踏上一个台阶,距离高高在上的南天门便又近了一步,倦意会随之一扫而光。此处亦为游人密集之地,人们无不汗流浃背,他们或是埋头苦苦登攀,或是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向下走去。累了,便停下来喝口水、拭拭汗,或者干脆坐在靠边的石阶上作短暂的休息,吃点东西喝口功能饮料补充一下体内的能量。

            登得南天门,心中陡然升腾起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最令我欣慰的是,三个孩子都克服重重困难,独立登至此处。南天门南侧不甚开阔,这里早已坐满了疲惫不堪的游人。我们稍事休息,顺便欣赏一下周边的景色。南天门是一红色城门楼式建筑,高高的拱形门旁有一副楹联,上联是“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下联为“阶崇万级俯临千障奇观”。远望南天,群山巍峨。果然是昂首天外,俯仰生姿。回望来路十八盘,但见山下的游人有如蝼蚁般艰难爬上爬下,烟雾氤氲中,泰安市区隐约可见。

            穿过南天门,我们在碧霞元君殿前及送子娘娘殿前稍作逗留,于一僻静处简单进行午餐后,便踏上了天街。所谓天街实际就是泰山顶上的一条仿古商业街。街道比较开阔,不再有陡峭的石阶,不再有登山的疲态。人们徜徉其中,可闲观悠悠远山,亦可购买纪念品。这里的矿泉水价格五至十元不等,很小一块西瓜居然卖到十元。

            穿过天街,泰山极顶——玉皇顶便赫然在目了。拾级而上,穿过西神门,云雾缥缈之中,但见玉皇庙有如玉树临风,坐落于泰山极顶。好似距我们很近,又好似遥不可及。看到此,请允许我想起样板戏《沙家浜》中那句令人荡气回肠的唱词“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盛景中,我们仿佛步入了神话中的仙界,自己已经羽化登仙,不再留恋俗事缠心的滚滚红尘。我们放眼望去,泰山顶上,青松翠柏,郁郁苍苍。果真风光无限,无论远方层叠的山峦,还是近处的古老庙宇,以及错落有致的摩崖题刻,一切都让我们目不暇接。泰山极顶景观之多之美真的让我们无所适从,不知该先从哪里开始赏玩。我们先来到泰山上题刻最为集中的大观峰,面积大约五六百平方米的峭壁上,基本被历代帝王将相抑或文人墨客的题刻铺满。或短小隽永,或长篇累牍,或字大等身,或小如钵盂。书法俊朗洒脱,遒劲浑厚,令人叹为观止,无不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之厚重与魅力。如果说珠穆朗玛峰是世界地理的最高峰,那么,我想,泰山则当之无愧的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峰。

            为了寻找“五岳独尊”石碑,我们继续攀登。首先到了东侧的日观峰,这里立有明崇祯年间的“孔子小天下处”石碑。《孟子.尽心上》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句话在字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更是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以超然物外的心境来静观人世间的风云变幻。山峰的四围怪石突兀,视野极为开阔,是观看日出的极佳处。放眼齐鲁大地,顿觉心胸豁然开朗,人世间的所有烦恼都伴随着天外的云慢慢的流走了。登高必自卑吗?感觉不是,此刻的我心里真的生出一有种“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气概。

            我们转向玉皇庙方向登去,在玉皇庙附近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五岳独尊”石碑,该碑是由清光绪年间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书的,所谓宗室,即王室的子孙,皇帝的本家,也就是爱新觉罗玉构。然而即使他再把自己的名字写得斗大,百余年来,普天之下还是没有几个人知道玉构是何许人也,倒是知道“欲购从速”的含义。尽管如此,“五岳独尊”四字还是凭借其苍劲有力的字体,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泰山2000多处石刻中最具代表的艺术杰作,随着其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现已成为泰山的标志性景观,可以说是泰山上千碑刻中的状元了。更由于人民币五元的背面有这座石碑的景观,致使它的知名度远远超过泰山上的任何碑刻,当然,这种知名度与书法的优劣无关。碑前,游人有秩序的排队留影。排了大约十几分钟时间才轮到我们,我让春沐举起准备好的五元钱,于此留影。

            前面不远处便是玉皇宫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玉皇顶尽量不要轻易去登临,因为迷信说法至此你的人生便达到极顶便无从发展了,因此大多数人于此望而却步。因为无人赞成登顶,我们便见好就收,选择下山。

            泰山曾是千古帝王封禅之处,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于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所谓封禅简单说就是拜祭天地。于玉皇顶祭天,为“封”;下山于梁父祭地,是为“禅”。封禅的帝王们向天地报告自己重整乾坤的丰功伟业,同时表示自己是受命于天,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从而作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一个国家的治乱兴衰不在于天时地利,最主要的在于人和,在于统治者是否能够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以人为本。否则,如果统治者只是一味耽迷酒色、不思朝政、不关心民间疾苦,纵使祥瑞满天,亦是难免走向亡国灭种的不归之路。

            依从千古骚人墨客登泰山必吟咏题刻的习惯,鄙人附庸风雅,成七律一首,谨以此誌之。

    诗曰:

    岱岳千寻何处游,红门霁色曲径幽。

    云步桥头观水乐,十八盘路望云愁。

    日观奇峰渺天下,玉皇高阁贯斗牛。

    封禅帝子今安在,天街松柏自春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东游记(二)登泰山而小天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ds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