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老家过年总有一套流程。
小时候家里人多,过年非常热闹,也天天的盼着过年。初一跟着爸妈东家串串西家走走,总是能把口袋塞满。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年变得没味道了,我开始害怕鞭炮的声音,害怕打开微信qq看到朋友的祝福,害怕过年。
年对于我来说,并不能增添愉快,比起平时更觉的压力重重。
年三十的晚上,微信响个不停,我也想着,跟谁拜个年吧。打开好友列表,寻找了一圈,总觉得这样打扰是否冒昧,又关上手机,继续忍受微信的骚扰。
许多平时静静的在列表里躺着的莫名好友,突然的给你发两三句祝福,张三祝你阖家欢乐。张三是谁?我努力的想,哦对了,原来同事的朋友的表哥的妹夫。于是从别的地方复制粘贴一段温暖的祝福语,修改成自己的名字,发送。终于完成了这复杂的操作,汗涔涔的关上手机,等等下下一颗不知什么时候爆炸的炸弹。
平时时常联系的三两个人,到了春节反而没了消息,彼此默契的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大家各有各的难处,就别互相平添烦恼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总要串门拜年,爹妈一早就出去了,就我自己在家等着招待来客,爸妈出门前,我笑嘻嘻的说,放心交给我了。这是我一年中最恐慌的时刻。从放假开始,我就担心这一刻的到来。此时我自己在家,默默的计算着时间,现在九点了,还有两个小时就不会来人了,啊呀,时间过得这么慢。
来客都是左邻右舍,可我都不认得。听到敲门声,战战兢兢的打开门,挤出笑声问候一句过年好,把人迎进门来,装模作样的倒杯热茶。寒暄却也不知道该寒暄什么,就一个劲的让着客人喝茶。客人自然不会喝,尴尬的沉默半晌,也许是耐不住寂寞,客人起身要走。客客气气的挽留一下,客人婉拒,我再挽留,客人再拒,如此推来攘去两三回合,恭恭敬敬再道一声常来坐坐。如此程序就走完了,送走客人,浑身瘫软的坐在沙发上。听着门外咋咋呼呼的重复着各种相同的问候,在我听来却像是各种扭曲着的吼叫,互相嘶吼着痛苦的一年又开始了。
从某一年开始,我就在担忧着过年,担忧着别人的到访,微信的声音越是频繁,我却越是感到孤单。唯独安安静静在家看书时能逃避开与人交际的尴尬,安静的久了,又觉得冷冷清清。如此纠结,又使我陷入苦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