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想法每天写1000字
每一个别人眼中最差的孩子,都长成了自己认为最好的大人

每一个别人眼中最差的孩子,都长成了自己认为最好的大人

作者: 格桑小巫 | 来源:发表于2016-12-16 16:47 被阅读0次

作者|格桑小巫

有三只企鹅被采访,记者问:“你们平时都做什么啊?”

有两只企鹅说:“吃饭,睡觉,打豆豆。”

记者问另一只:“你呢?”

“吃饭,睡觉。”

“你为什不打豆豆?”

“我就是豆豆。”

以前,我只觉着故事很好笑,现在,看这则笑话感觉浑身发冷,特别的应景校园暴力话题。

生活中,没有人愿意做“豆豆”,也没人愿意承认自己就是打豆豆的“企鹅”,但是,我们不能漠视我们身边存在“打豆豆”的现象。

很早之前就有在收集这方面的素材,但是作为一个离开校园很多年又还没孩子的人来说,这个话题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于是,我把以下问题发在朋友圈:

1.作为家长(老师),你怎么看你的孩子(学生)在学校里施暴或者被暴力?你会怎么处理?

2.作为校园暴力的旁观者,在遇到暴力事件,你会怎么做?

3.作为一个曾经的施暴者(被暴者),你的内心想法,以及事件对你现在的生活影响?

再针对话题,我把问题发送给100位好友(在校生、老师、家长、刚毕业的年轻人、律师)。

结果是,朋友圈我收到了一位朋友回复了第二个问题,“制止”;微信收到了58个回复,46个有效。

这46个有效回复中,老师和家长占比最高。还不错,最需要关注校园暴力的人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

几个回答问题的老师,都把最近在学习的内容转发给我,方法还是挺实用的(有需要的亲可以找我要),也说明学校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

每一个问题基本上都有人答了,先看后两个!

作为旁观,大部分的人都主张制止暴力行为,报告家长和老师,利用第三方势力来处理问题。

广东卫视《你会怎么做》有一期节目就是有关校园欺凌的内容。在一家甜品店,采用偷拍的形式观察人们在遇到校园欺凌时的反应。

差不多每一位旁观者,都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被欺凌的同学。

有向店员求助的女孩,有假扮受害者亲人的情侣,有当众喝止的妈妈,也有事后安慰受害者的女生和训导施暴者的大妈。

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网络上有人说:是围观者的麻木导致暴力事件越来越多。

不可否认,围观者的淡漠和起哄会助长施暴者的气焰,会让受暴者少了一份求教的勇气。

但只要有人站出来,或许就能拯救一个被创伤的心灵,或许就能避免一场走向极端的惨剧。

已经认识到自己行为不当且悔悟的施暴者说:后悔自己当年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伤害,心存内疚,也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覆辙。

中国有句俗话:浪子回头,金不换!

善良的人们愿意接受施暴者的忏悔,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

一位和我同龄的儿时伙伴,大概是听不到这句道歉了。在常年的欺辱和家庭贫困中,她在十六岁那年选择了喝药自杀。

校园暴力古来有之,以前我们没感觉是没把他当回事,认为那不过是孩子间的打闹,过分的玩笑罢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开始注意这些不良现象,有人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对受害者表示歉意。

依然平安活着的被害者说:很多人已经不记得自己犯下的错误,或者不认为那是伤害。肉体的伤害会愈合,精神的伤害已经长进了骨子里去了,也许还会传给下一代。

很多当年的受害者都说到童年的伤害,成为自己生活中的障碍,那是一道无形的坎,怎么也越不过去。

用中国的成语形容这种状态,叫:没齿难忘,刻骨铭心。

事情也许会平息,伤害却难以抹去。

但愿孩子的世界,再也没有伤害!

再来看第一个问题,大部分的家长都说自己还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答案以假想自己的孩子是受害者,主张惩治施暴者,以“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居多。

有个别家长认为自己小孩如果出现施暴现象,应该带回家“修理”。

细思,极恐。

以暴制暴,把校园暴力扩大到家庭暴力,这些处理方法会不会让问题更严重?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家长对“校园暴力”虽然重视,却还没有找到方法。

相信,每个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到欺凌,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欺负别人。

有妈妈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强身健体,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是:说多了,怕吓到,说少了,怕不懂。当我们还不懂得怎么预防时,我们更要学会事后怎么解决。

有经验的妈妈们建议遇到这类问题时:

先要与孩子共情,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对孩子说:你怎么这胆小!你打回去!之类的话。

其次,找到对方家长和老师一起商量解决方案,避免二次伤害,让施暴者明白自己的不当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后果,真心悔过而非害怕惩罚。

第二条实施起来有困难,网上就有人说:每一个坏学生背后都有一对不明是非、鸡贼无礼的烂家长,还有一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想尽快息事宁人的老师和领导。实在不行想办法转学,就是不能让孩子继续在这种环境学习。

最后,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而不是依靠大人的权威代替他们解决问题。

作为一个曾经是孩子,现在还没有孩子的家长,我和大家一样,走在学习的路上。

这次调查,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结论,很多家长都认为现在的小孩比上一代要更调皮,问题也更多。这让我想起了上学时,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你们这届是我教过的最差劲的学生,上一届比你们好多了。

哈哈,每一个别人眼中最差的孩子,都长成了自己认为最好的人。

但愿,这是事实!

相关文章

  • 每一个别人眼中最差的孩子,都长成了自己认为最好的大人

    作者|格桑小巫 有三只企鹅被采访,记者问:“你们平时都做什么啊?” 有两只企鹅说:“吃饭,睡觉,打豆豆。” 记者问...

  • 2020-06-01

    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但这很少有人记得,大部分人成了孩子眼中古怪的大人。但我相信,每一个古怪的大人内心深处都住着...

  • #心灵柔粉#

    主题:我眼中的自己&别人眼中的我 别人眼中的我,和我以为的一样吗? 就像父母认为的自己和孩子眼中的父母,一样吗? ...

  • 做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做自己,我们都只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想笑的时候不敢大声笑,怕别人认为是轻浮,不稳重,想哭的时候...

  • 生活与感悟。

    我们都喜欢给孩子我们认为最好的,而忽略了孩子自己喜欢的。于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成为了最合适和最喜欢相互较量的筹码...

  • 陪伴

    我们都喜欢给孩子我们认为最好的,而忽略了孩子自己喜欢的。于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成为了最合适和最喜欢相互较量的筹码...

  • 365个梦之第三梦

    这一次我偷了别人的脸,吸取了她的记忆,我自认为自己的完全成了她 她是别人眼中精致有情趣的人 她是别人眼中异性缘很好...

  •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把孩子还给孩子,让孩子长成本来该长...

  • 正业 Stay Foolish

    天底下最聪明的人是最好的人,最好的人也是最聪明的 只有笨人认为自己最聪明,别人都笨,真正的聪明人都认为别人比自己聪...

  • 我不是我

    小时候为了做大人眼中的乖孩子, 束缚着自己贪玩的天性, 眼中的世界很美丽。 长大后为了让别人认可, 不断地伪装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一个别人眼中最差的孩子,都长成了自己认为最好的大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gn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