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思对爷爷的捍卫和颓废。
子思打小敬重爷爷的学问,《圣门十六子书》中记载:孔子晚年闲居,有一次喟然叹息,子思见后,问爷爷是不是担心子孙不学无术辱没家门。《中庸》证明孝顺的孙子撑起了爷爷的思想大旗。
1. 子思的捍卫
“中庸”的上下其位、各安其命核心思想是子思对爷爷“仁”和“礼”的自我发挥,并且也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映。
首先,孔子没有明确“亲亲之爱”,而是要求弟子爱众人。
例证1:“泛爱众,而亲仁”(1)——“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例证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此处的人也是指“众人”。
最先将“仁”与“孝”联系一起,作为“仁之本”的是孔子的学生有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
以“孝”为基础,将孔子“仁”所表达的“泛爱”,转变为有亲属远近之分的“亲亲之爱”则是子思,直接反映了封建宗法思想。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4)——“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
其次,孔子认为礼是人的行为规范。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5)——“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去实行”。
子思则将“等差之爱”视为“礼”的要求,进而推出安于社会地位上下之分的“中庸”思想,迎合封建统治者维持等级制度的需要。
例证1:“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6)——“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
例证2:“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7)——“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
子思之所以能够进行这样面目全非的解释,一个重要原因是孔子对其理论没有进行“种差加属”式概念界定,而是通过罗列现象来描述理论思想,给弟子和后人提供了宽泛的发挥空间。如他列出好多“仁”的表现,但始终没有给“仁”下定义。
这样的阐述方式会使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论语》中就经常出现意思冲突,例如,无法理解胸怀大志的孔子怎么说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话。
另外,由于孔子的人本主义思想上继氏族社会衰落期的周公——“宪章文武”,仍带有原始共产主义的理想化色彩——“祖述尧舜”,这是身处封建社会的子思虽心存仰慕,却根本无法理解的,又由于没有前述黑格尔时期的知识背景,子思不可能象“启蒙运动”的思想家那样,在文艺复兴基础上提出人的自由和解放,去发展爷爷的人本主义思想,反而得出了大相径庭,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中庸”观。
2.子思的颓废。
颓废主义或称颓废派,是指某种思想或艺术发展到顶峰后,无可发展,原地打转或倒退的现象,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或“为思想而思想”。
不得不佩服中国先贤,首先论述颓废主义的可能是有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8)——“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有子认为和谐需要规范的制度——“礼”——来约束,“知和而和”是颓废的表现,是会带来负作用的,如同今日为了和谐进行非法的“拦访”、“截访”,或片面追求GDP,忽视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
终极的思想捍卫标志就是神秘化,子思以“鬼神”、“天命”作为“中庸”的理论依据,开了儒家思想颓废的先河:
1.神化孔子。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9)
此段文字视孔子为天地,庸俗的阿谀使我不敢翻译,以免惊扰坦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的孔子之灵。
2.神化“中庸”。
孔子罕言天、命,他主要将天视为自然现象,将命视为人生无法把握的偶然性,且“子不语怪、力、乱、神”。(11)
例证1:“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2)——“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例证2:“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13)——“道若将行,这是命。道若将废,亦是命”。
而子思将“天”人格化,赋予了能够安排、指导人世的力量;将“中庸”视为鬼神之德,依靠鬼神力量树立“中庸”的权威。
例证1:“君子居易以俟命”(14)——“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
例证2:“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15)——“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
把一种思想视为最高理论来竭力捍卫,它就开始了颓废,失去了发展。子思对爷爷的思想捍卫就这样变成了思想的颓废,儒家思想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颓废之路。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是儒家思想颓废的总结,类似小脚女人裹脚布的宋明理学无疑是其颓废的顶点,它打着“天理”的旗号绝掉“人欲”;用神话般的“知行合一”湮灭了人不怕失败的探索和冒险精神,彻底背离了孔子人本主义思想,把中国从辉煌一步一步地推向了近代的苦难。
“中庸”拉起的臭长的裹脚布早该断了!
注1:《论语·学而》。
注2:《论语·颜渊》。
注3:《论语·学而》。
注4:《中庸第二十章》。
注5:《论语·卫灵公》。
注6:《中庸第二十章》。
注7:《中庸第十四章》。
注8:《论语·学而》。
注9:《中庸第三十章》。
注10:《论语·述而》。
注11:《论语•述而》。
注12:《论语·述而》。
注13:《论语·宪问》。
注14:《中庸第十四章》。
注15:《中庸第十六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