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一个朋友总是在我生日的寄给我一本书,多数是一些现在所谓的心灵鸡汤集合本,什么感悟人生啊,成功学啊这类的,其中有一本《说话的艺术》,讲真,我根本看不进去。
那时候还是学生,闷头学习忙高考的时候哪有心思管什么说话有没有艺术啊!
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还是横冲直撞想说什么说什么的性格,即便有时候会冲撞很多人,却也满不在乎。
直到后来我听到一句话,“你说话直,我很介意”才恍然间顿悟,原来我曾经说过的那些“我说话直,你别介意啊”都是自欺欺人的鬼话。
我如很多人一样,在陌生人面前不主动说话,缄口不言,而在熟人面前口如悬河,滔滔不绝。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性格,一种标签,一种“是敌是友”的区分。其实这不过是不成熟罢了。
这世上有一种叫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错觉,不知道自己的哪句话哪个词就伤害到人家,你不知道,只是人家没有说。
想想大学的时候我也是过分,一次班里想要搞活动,班长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了他的想法,问大伙的意思,一片寂静之时,作为团支书的我竟然说出了“我不同意班长的想法”,之后吧啦吧啦的说了一大堆,当时我觉得已经让班长下不来台了。可是那时我并不在意。
这件事放在心里,有的时候会想起来,每当想起来就觉得自己可笑,换做现在的我绝对不会这么做,因为换个位置,我会讨厌死我自己的。
在初高中的时候同学老师都夸我是直率大气,我便觉得这就是我啊,我说话做事就这么直接,难道非要弯弯绕才好吗?
于是这种秉性在大学,以及刚工作时一直如此,现在略有收敛。因为我已经得罪了很多人。曾经一直安慰我的那句话“懂我的人,不会介意我说话直”。后来才发现,这依旧是自欺欺人。
我发现每一个把这种直率当成借口的人,都是口无遮拦信口开河的人,都是唐突冒失不顾感受的人,以为这是真性情,其实这只是自私。
我们都知道“祸从口出”这四个字,却从不知道究竟怎么管住自己嘴。要知道老毕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本来他成名就晚,大器晚成,结果把自己断送在了自己嘴中。
没有人愿意听“你怎么又胖了”“你咋挣这么点钱啊”“你这衣服咋这么丑”等等这些话,别管关系多近,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久久而之人家就会远离你。朋友之间的打闹,同事间的玩笑,看上去稀松平常,等到分道扬镳时你的罪行就罄竹难书了。
世上最难拿捏的一种感觉就是“恰到好处”。而为人处世,语言交流要达到的就是让人舒服。既不让人觉得尴尬难堪,也不让人觉得矫揉造作,既不过分热情,也不冷言冷语。其实这并不是什么说话的艺术,也不是什么沟通的技巧,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善意。
诚然每个人都不会被所有人喜欢和接纳,因为我们会被自己固有的三观左右对人对事的态度,但是我们完全有能力有必要控制自己的嘴不要给人带来伤害,至少不应该因为口无遮拦招人厌烦。
我们标榜的真性情,应该是为人处世中的坦然大气,豪爽仗义,风度翩翩,而张口就说“别怪我说话直啊”,那就闭嘴别说了,因为那是情商低的表现。
我认识的一个人,至今让我佩服。他向来都是迎人问候,笑着讲话,而且一定会在小细节上称赞对方,不会让觉得刻意不自然,反而很容易拉近距离。遇到事情从来不在声调语气上咄咄逼人,而是于温和平静之处化解所有戾气。
跟这样的人相处,所感觉到的是平和舒服,冷静沉着。没有人会不喜欢这样的人。
说话前先过脑,做事前先设想结果,三思而行,三思而语。只有童言可以无忌。年岁渐长就该是彬彬有礼的少年、顾全大局的青年,推己及人的中年。
以尊重和善意为前提,才有资格谈直爽和率性。
蔡康永说,人不一定能改变人生,外表不一定能决定魅力,但是——说话可以!不会说话的人可以看看他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我也得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