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伉慨,士皆嗔目,发尽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北风呼啸的易水河边,荆轲走上了他命运的终结之路,同时也是他的永生之路。
秦国大军压境,局势危急。燕国君臣不思正道,将战胜秦国的希望寄托在刺杀秦王成功之上,自有取死之道。
不知道荆轲在渡过易水的时候,听着高渐离的歌声,心中在想些什么。
或许,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他的担子是沉重的。燕太子丹对自己终究不薄,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太子丹心中殷殷期盼,燕国士民的千钧重担,万千将士的生死存亡,尽皆在此一举,只要刺秦成功,秦王死则秦国乱,如此,秦兵必退。
英雄的心境,普通人是难以理解的。
总是难以明白,为何这些英雄们,会因为田宅金银之类的东西,而舍弃自己的耶娘妻子,舍弃自己的生命,去做那飞蛾扑火的事情。
就是刺秦成功了,可是一个秦始皇的生死,又如何能够决定这天下一统的大势?死了嬴政,还有扶苏,还有众多的赢氏宗族。大厦将倾之时,单独拆门卸窗,又如何能阻止灾难的降临。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行走江湖多年,难道不懂这个吗?
可是偏偏啊,有这么多的人愿意为了刺秦,付出自己的生命。荆轲如此,田光如此,樊於期亦如此。
或许,正是因为中华有这么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义士,才能连绵不绝至今。比如左权,比如张自忠。
二、
雄伟壮丽的咸阳宫,高耸的宫墙直欲遮蔽天宇。
身着黑甲的秦军将士分列道旁,一股血杀之气扑面而来。
六国雄兵,荆轲所见者多矣,大秦虎狼之师,果然名不虚传。
荆轲走进了秦王宫,见到了秦王。
然后就有了图穷匕首见的千古名传。
荆轲持匕首逐秦王,秦王绕柱而走。大臣提醒,秦王以身负宝剑击荆轲,废其左股,荆轲投掷匕首,并未击中秦王,反而击中了铜柱。
大势已去,荆轲仍然不改英雄本色,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想荆轲并非血气鲁莽之人,无论是当年与盖聂论剑,还是后来与鲁勾践相搏,都没有以命相搏,而今为了报答太子丹的恩德,舍却性命不要,带着亡命之徒秦舞阳携图入秦,单人独匕,刺王杀驾,难道不是舍生取义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