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30846/1db3abf03eccc67b.jpg)
十一的时候在家里整理资料,突然发现了自己在2013年初写的一篇关于“爱”的文章。重新阅读了一遍之后,我不禁惊呼,写得太好了,我都不敢相信是我自己写出来的。
2013年的时候,应该是我自己最低迷的时候,工作不顺、感情不顺,啥都不顺。那个时候都觉得自己快抑郁了,之后就买了很多写心理、感情、自我提升(俗称鸡汤书)的书籍来啃,每次啃完就“诗兴大发”。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
现在就把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够帮助那些“在路上”或者“在坑里”的人。
今天重看了一遍《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这本书真的很有感觉,书上的很多观点都和我不谋而合。虽然也有朋友说我不能再看这个类型的书了,但是我还是非常的喜欢。
今天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好和朋友讨论什么是爱的话题。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现在太多太多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爱了。为什么呢?爱是什么呢?一个人为了自己死去活来,还是自己为了一个人死去活来。其实都不是。就像meiya在书中说的那样,
《爱的艺术》中说,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爱的本质是成长,是创造,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爱是真诚的渴望对方幸福,自由与独立发展。
爱是一种成长,一种让自己,让对方都变好的过程,是一个是得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的化学过程。
爱使人更加坚强,一个人不敢做的事情,为了彼此,敢做了;以前没法坚持的事情,为了彼此,坚持了;以前没有办法承担的痛苦,为了彼此,分担了;以前没有办法得到的幸福,为了彼此,分享了。
但是现在很多人的爱是什么样的呢?是一个彼此获取和压榨的过程,一种祈求着各种东西,物质上的也好,精神上的也好。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情侣对话,“你看看别人男朋友/女朋友怎么怎么样,你不爱我了”。这种比较是个很恐怖的过程,一般处于这种状态的情侣是很容易崩的。
为什么人们会不断的想从对方那里获取呢?因为世人多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缺乏安全感,于是乎就到处获取,觉得别人的就是好的,所以什么都想要。这就像我们去一个陌生的馆子店吃东西,然后又不知道自己吃什么,于是就看看别的桌点了什么,于是乎就这个也点,哪个也点,结果点了一堆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在于我们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同理,感情的问题,多半都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有人说,我什么都想要,可是怎么可能呢?就想去下馆子,你什么都想吃,但是你怎么吃得下呢?人无完人,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最本质的要求是什么,我们想过什么样子的生活,这个才是关键,所以说爱是独立的过程,是一个让自己变好的过程。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能独立,凭什么要求对方有这样的能力,就算对方有这样的能力,凭什么要你这样没有这些能力的呢?
所以,我们想要爱情幸福,首相要搞清楚自己要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你说你爱对方,其实不是爱对方的人,而是爱和对方在一起的那个自己。因为你觉得和对方在一起的那个自己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当你不幸福,不快乐的时候,你也就不爱对方了,而你是用你的标准,你自己来衡量的。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人爱的死去活来,而另一个已经不爱了,所以说,爱是自私的,我们人本身就是自私的。我们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
因此,我们一定要搞明白自己要的什么。也许是中国人的教育体制的问题,很多人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常常问朋友,你追求什么。最多的答案就是,我什么都不追求了,我就想像现在一样过一辈子。天呐!这个答案多恐怖呀!人不怕生活有波动,就怕生活一成不变。毁了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想要的都给他,然后顿时他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于是乎一下子就废了。
微博上说,生活要像心电图一样,上下波动,这样才证明你是活的。如果一条直线,你就死了。为什么说很多富二代都堕落了呢?因为他们生活中什么都有了,就像一条直线。每天都能知道自己明天要干什么,于是乎,他就找刺激,于是就把自己找死了。
所以说,愿景是多么重要呀!你一定要知道你内心中要像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事情是你有钱没有钱都会开心的,这个是关键。只有想明白这件事,你再去找一个可以和你一起做这件事的人。这样才可以爱的死去活来,爱的天长地久。
我一直相信最后陪伴你的那个人中,更多的一个身份不是情人而是同伴。情人更多说的是肉欲上的,而同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肉欲上的东西会随着年纪,体力,相貌的变化而不断衰弱,而精神上的东西,比如了解,体贴,信任,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最后你离不开一个人是因为爱他/她,所以离不开 。
很多情侣在发生过关系后,关系就变得极度不稳定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共同的生活追求,或者不知道生活的追求是什么,不能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乎,就散了。可悲的是,大家还搞不明白为什么会散。常常有人困惑,为什么自己挺好的,却总是感情不顺呢?或者婚姻不幸福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没有办法欢喜的。梁冬和吴伯凡写的《欢喜》一书中就说了,欢喜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它和开心是不一样的。比如,你男朋友送了你一束花,你很开心,但过些日子,花凋谢了,你就不开心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开心的情绪是有这束花带来的。也就是说这束花使你的大脑分泌了一种叫做多巴胺的幸福元素。而欢喜是什么,是指你想到和你男朋友一起努力的生活,一起做的傻傻的事情,这些回忆就可以使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这种幸福不受外界物质的影响,而是由于你大脑自身刺激产生的多巴胺。这种幸福感是你自身产生的,不受外界的干扰。这也就是《东吴相对论》中讲的“随喜”的力量,一个能实时开心的人是幸福的,为什么?因为他的幸福感来自于大脑内部,而不是外部事物,他不是一个索取型快乐的人。
所以说,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傻乐傻乐的人过得很快乐,感情很幸福,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怎么让自己欢喜。你学会了自己让自己欢喜,也就学会了独立。
那么独立以后就够了吗?当然不够,还需要成长。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成长。两个彼此都独立的人为什么也很难在一起?因为不能共同成长,虽然独立了,但是没有共同的追求,不能一起去感受生活。
为什么很多白手起家,之后成功的男人,都和自己的糟糠之妻没有办法生活了?原因很简单,没有办法共同长了。特别是女人,中国把女人定位为一个主内的角色,很多人主内的时候,就停止了对外面新事物,新思想的接触,在一个互联网时代,这是多么的容易被淘汰呀!而且很多人在婚后,对对方的很多需求的敏感度下降了,不是那么容易察觉对方的微表情,看不出对方的情绪。然后,男人一旦在外面成功了,接触的面也多了,思想什么的都会有提升,然后就开始和自己的女人没有办法沟通,如果这时候再有第三者插足,感情就很危险了。当然,我讲这段的目的不是为男人找小三开罪,而是要告诉天下的女人,一定不要停止成长,要坚持学习,不断成长。男人也同样,要不断提升。
我有个很敬佩的女性朋友,她自身条件很好,可是说是什么都不缺的那种女人。她就说过一句我很欣赏的话,“如果我以后老公找外遇,我不会怪他一句,因为这证明我自己能力不行。”这是一句多么积极的话,没有一丝依赖,而且是从自身找原因,这是多么的正确,人唯一可以依赖的只有自己,一个独立同时也是成长中的自己。
所以,爱就是一个独立成长的过程,找一个独立可以和自己一起成长的人,也应征了黄菡老师的那句话,“找一个内心追求和自己一样,而外在技能和自己互补的人”,内心有追求就是独立,外在技能互补就是共同成长,这是爱的最高境界。
祝大家早日找到自己,也早日找到自己的爱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