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竹里馆

作者: 清幽兰香 | 来源:发表于2017-01-30 09:41 被阅读13次
我的竹里馆

每天,丢掉锅碗瓢盆交响曲,风风火火赶至学校,续弹备教批阅交响曲。全班七十多孩子,父母多出门打工,孩子与老人留守。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也变得困难重重。许多孩子自制力差,贪玩调皮,学习被动。繁重而琐碎的工作常常将我弄得气短心疲,身心交瘁。如今,我已找到一能释放疲劳与烦躁的去处——我们学校的沁园。

这里是否与王维的竹里馆有点相似?建在闹市中的一所年轻的小学校,于嘈杂中独辟一份宁静,真乃世外桃源也!

我的竹里馆

画面中的那座典雅古朴、璃瓦红柱的六角亭,名曰清吟亭。亭柱上有幅对联:清风润雅诗吟志,丽景溢秀泉沁心。亭顶中央是大幅乾隆牡丹的漆画,亭四周门栏上,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的漆画让你思绪自由飞翔。发生在怀宁小吏巷的千古爱情绝唱“孔雀东南飞”,让你品味爱情的美丽;“黄梅飘香”、“徽班进京”,深厚的戏曲文化积淀让你慨叹怀宁不愧是戏曲之乡;“子贡岭”、“六尺巷”让你体味礼让美德;“大观远眺”、“塔影横江”、“龙山晓黛”让你流连怀宁的灵山秀水不知返……

坐在清吟亭中,或吟读,或静思,或远眺。一抬眼,满目红花绿树,光影摇曳,清香扑鼻,如痴如醉……

登亭北望,清风徐来,吟读广场石刻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你的心胸顿时豁达开阔,烦恼逃到九霄云外。

我的竹里馆

映入眼帘的是《泉鸣石韵》的主题雕塑。8米之径的圆台上,有一只巨大的水桶,桶正中三足鼎立托起一只莲花边的玉瓷碗,碗底通泉,泉水从碗边满溢而出,泻落桶内,在桶的等距离又巧设三个微雕含珠水龙头,桶内之水又从三个龙口溢出流入周边台面水槽。周边台面是四个巨大镂空、引水成渊的是“书”字。这些书字分别出自王羲之、颜真卿、郭沫若和赵朴初之手。顺阶连贯,一气呵成。水槽的水经过沟渠,复被抽灌于碗桶之上……这一景致的核心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愿独秀莘莘学子永远以书为友,用书香滋润心灵,以经典奠定人生。

我的竹里馆

清风明月无价,远水近山有情。沁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润着书香。“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漫步其中,读着方砖、奇石上的经典名句,感受先贤的博大与智慧,真是:清风丽景溢秀雅,涓涓清泉沁吾心。

我的竹里馆

沁园,由外至内,不仅让人欣赏到她的青春靓丽,感受到她的豁达与厚重,而且让人心灵得到洗礼,道德得到升华,智慧得到启迪。沁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篇佳作,她让我的灵魂有了栖息之地。她是我的竹里馆!

我的竹里馆

相关文章

  • 我的竹里馆

    每天,丢掉锅碗瓢盆交响曲,风风火火赶至学校,续弹备教批阅交响曲。全班七十多孩子,父母多出门打工,孩子与老人留守。家...

  • 竹里馆

    他是一介名士,不屑做官,在这山麓旁筑了一间小木屋,终日隐居在此。 时日已近初秋,夜间寒气甚剧。曾经绿荫匝地的草木染...

  • 竹里馆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

  •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者:王维

  •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在晚年隐居时写了这样一首诗歌。住在幽深幽静的竹林里,独自一...

  • 竹里馆

    竹林,我是喜欢去的。但它也有弊端。一则蚊虫叮咬过于难受,二来则是林中过于潮湿。然而,我总喜欢竹子的翠绿与那一抹清香...

  • 竹里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1]。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长啸:发出类似于口哨声的长而清...

  • 竹里馆

    切忌交浅言深 当断不断 必受其乱 保持谦逊 常与同好争天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多尝试一点东西 少和生命无关的人和事耗...

  •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竹里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xh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