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地终于读完了毛姆的长编小说《人性的枷锁》。小说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菲利普从出生到青年的人生经历。
菲利普就像我们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像你像我又像他,但他有有着比我们大多数人更悲惨的遭遇。
菲利普从小就没了父母,被寄养在大伯家,大伯是一位郊区牧师,对这个侄子从未表达过爱意,只有伯母一个人爱他。他还有天生的畸形足,那只坡脚是他致命的弱点。他提着自己的坡脚感知世间冷暖,又提着自己的坡脚寻找活着的意义。
上学以后的菲利普经常因为那只坡脚遭受嘲弄,他几乎没有朋友,这让他过于在意朋友,因为对这个原因对朋友进行控制。后来菲利普又选择放弃读大学而去学会计,又觉得会计不适合自己改学画画,再后来又认为做一个二流画家根本就没有前途可言,可能一生都会穷困潦倒。所以最终他选择像他父亲生前一样去做一名医生。
菲利普尽管一直跌跌撞撞,用他大伯的话就是,每一件事情都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虽然如此,但菲利普的生活都是他自己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尽管不见得就是正确的。
值得一提的是菲利普的爱情。由于坡脚的影响,他并没有得到过青春年华里所向往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对他来说对他影响最深的应该是对米尔德瑞德的单相思。的确是单相思,即便是后来米尔德瑞德因为他人背叛而不得不投靠菲利普的时候,米尔德瑞德对菲利普都没有半点爱意,甚至连喜欢都谈不上。期间米尔德瑞德还喜欢上了他的好友格瑞菲斯,背叛了菲利普。
更有意思的是,菲利普清醒的知道米尔德瑞德并没有什么魅力,她患有贫血症,皮肤苍白发青,过于瘦削,擅长伪装优雅,其实胸无点墨。就连菲利普自己都不明白为何能一边爱着一个人,同时又很讨厌她。
我觉得或许米尔德瑞德只是菲利普旺盛情感的寄托,他爱上的只是自己幻想中的米尔德瑞德的样子,而不是真实的她。即便后来这件事情对他仍有所触动,或许他所放不下忘不掉的只是当时自己想象中的完美爱人,和那个完全投入其中的自己。
菲利普一直是没有定性的,他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他渴望去旅行。直到遇到了萨利,萨利和米尔德瑞德完全不同,她结实强壮,有着蓝色的大眼睛和健康的皮肤,追求者众多,但她唯独爱上了菲利普。她没有原因的爱上了菲利普,所以根本不在乎他的畸形足。萨利身上的那种特有的女性让菲利普感觉温暖。
故事发生戏剧性的变化是在萨利怀疑自己怀孕以后,菲利普得知这件事后很后悔,一面是自己向往的远方和自由,一面是对萨利的伤害,他知道自己绝对见不得萨利因为这件事情而倍受痛苦,解决的唯一方法就是和萨利结婚。尽管他并不爱萨利,只是很喜欢。起初他把这一行为叫做自我牺牲,并为之感到欣喜若狂。
后来萨利告诉他只是虚惊一场,菲利普很失望。感觉自己离设想的生活变得更远了,此时此刻他越来越向往爱情的温情和家庭的温暖,而萨利这些都可以给他,所以他最终向萨利求婚了。
故事到此结束,菲利普像我们普罗大众一样,过上了寻常人的生活。
时下很多人认为还是不结婚的好,没有太多责任,没有太多牵绊,一个人自由自在挺好。只不过对于群居动物的人来说,离群索居的时间长了,或许都会渴望爱情的温暖,向往充满温馨的家庭生活。
正如萨利接纳了菲利普,自此菲利普不再过度关注自己的坡脚一样。或许我们都渴望被完全的接纳,进而做充满阳光和自信的自己。不过遇到能够完全接纳自己的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那也可以学习完全地自我接纳,不去过度审视自己的缺点。
就像菲利普一样,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们也可以如菲利普那般,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剖析,真正过上自己所喜欢的生活。
此外毛姆将人物所生活的场景刻画地极为细致,让人身临其境,就像作家本人经历过同样的生活一样。小说中随处可见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心理增色不少。
或许这就是毛姆的风格——一个会讲故事的作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