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个关于心理学方面自我认知的讲座,有几个概念很有意思,印象也很深刻。
一个是自我服务偏差,“我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我们经常将我们在考试中得到的好成绩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技巧或智力,而将不及格归因于考试太难、我们准备的东西恰好没考、运气不好,或老师讲的比较糟糕。我们若取得比赛的胜利,那时因为我们这项运动上有特长、有天赋;若输掉比赛,则是运气差或环境中其他客观的东西在作怪。这种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的倾向性称为自我服务偏差。”
一个是聚光灯效应。“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可是事后马上就忘了。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的。它的表现是,我们会普遍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换句话说,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以至于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比别人实际给予的关注,要多得多。”
还有盲目乐观,虚假独特性,虚假普遍性,以及社会比较和自尊。和自我实现预言等等。先来聊聊我对聚光灯效应的看法。
老师提到了一个18-40-60。人在这三个年龄阶段,对自我认知的状态截然不同。18岁,是聚光灯效应最强烈的阶段,少男少女会非常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评价。
想想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和朋友逛街,一不小心踩空台阶摔在地上,不是先考虑自己哪里痛不痛,而是感到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的摔倒,实在太丢脸了。其他人一定都在看我的笑话。我羞恼的恨不得找个缝隙藏起来。
或仅仅是去换了一个新发型,也会忐忑的想同学们会怎么看我,怎么说我。18岁的自我世界里全是假想观众。好像我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看着。我所有的骄傲与羞耻都与他人息息相关。
完全彻底的活着他人的眼光和评价里。活在全是假想的观众们的世界里。这是青春期的痛苦来源之一吧。
而到了40岁,人们的经历和心态会发生一个很大的改变,假想观众至少少了一半。开始不再在乎所有人的看法和想法。除了自己在乎的一小部分人,其他人都与自己无关。他们怎么看自己,怎么想自己,都无所谓。这样的改变会让自己的生活和状态轻松很多。
而也有人会对过去的所谓的羞耻念念不忘。一位中年男士,事业有成,召集大家开同学会,醉酒闲话之余便说起自己出钱出力办同学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洗刷前耻。他说起自己上小学的时候不小心尿湿了裤子,感觉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在嘲笑他,他还因此要求父母给他转学,不再和同学联系。而现在事业有成,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说完这一切,大家哑口无声,因为没有一个同学记得有这个事情。
60岁,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历经这一生沧海桑田,基本上没有假想观众了。像妈妈说的,什么事都见过,什么事都经历过,人这一辈子有努力,有运气。过的好与坏,开心与否都在自己的心中。你认为自己过的开心,过的好便是好。反之亦然。所有的评价标准和看法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想起张德芬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如果只是活在他人的世界里,如何去做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