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触动点:打卡的陷阱

今日触动点:打卡的陷阱

作者: 心心念念_8fc6 | 来源:发表于2022-09-17 07:47 被阅读0次

    克里斯坦森认为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容易。

    如果你需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比那个说每周末只做一次错事的人坚守的能力要容易得多。

    克里斯坦森举了一个案例,他是校篮球队的队员,球队一年四季坚持训练,成功地打进了美国NCAA联赛的总决赛。

    总决赛的日期是周日,他曾向上帝许诺不在星期天打球。他提前向教练说明了自己的情况,教练说:“我不了解你的信仰,但我相信上帝会理解的。”队友们也都劝他。

    这是他很艰难的选择,为了这次比赛,他和队友们(也是他的好朋友们)期待了整整一年。但他最后还是告诉教练,自己不能参加比赛。

    也许在我们看来他很教条,但他认为,“在这个情有可原的情况下,破一次例是可以的”是一种诱惑,抵制这一诱惑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有的犯罪分子被抓了以后,他说自己一开始就是犯一点儿小罪,不然无法融入他所在的群体。“现在一点儿小罪”就是一个小小的口子,一旦放开,危险就会长驱直入,犯罪会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在人生中有些底线是坚决不能触碰的,保持正直,要做到100%。

    关于正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法律只是规定你不能做的事,但人们的内心有对自己道德的要求。这个要求,远远高于法律的要求。什么是正直的事,良心知道答案。人内心的良知一直都在。即使是一个做贼的人,他作恶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你当面叫他贼,他也生气。

    有感:

    到底该完成100%的打卡率,保证不破例,不松懈还是在有状态的时候进行有质量的精进自己,而不是为了打卡而打卡呢?

    如果说跑步,是一周七天更容易坚持还是一周三天更容易坚持?答案是七天。因为醒来不用抉择今天去还是明天去,同时还会因为惯性不假思索就会出去,当一早上大脑就开始左顾右盼上下权衡的时候,要么就是拖延到下个时间段,要么即便出去了也会影响跑步质量,因为还未出门,意志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美好的清晨,一天中最美好的“当下”千万不要用来内耗,否则你就这样错过了“当下”,白天也会因此有负罪感。明白了一些底层逻辑后,高效利用清晨,做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不被打扰,时不时还会产生很多灵感。五点起床,坚持40年,我们就比别人“多活”十年,与此同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收获的不仅仅是健康,还有财富,还有从容和自信以及别人眼里看你的洒脱肆意。过去怎样不重要,当下怎样最重要,给自己一个设立一个目标,并赋予反馈机制,监督机制,温柔的坚持,现在上道再说。

    拿跑步举例:

    刚开始不必要每次出去都是100分,但是要保证每天都出去,一个月给自己3次不出去的机会,例如天气或者身体等原因,这样可以让自己遇见突发情况不气馁。

    等到习惯养成,个人对跑步有了新的认知和追求,尤其是追求成绩的时候,这时候不必要每天都出去跑,但是出去便要达到80%-100%的尽力。

    再举个读书的例子:

    很多人都不喜欢看书,确切的说没有这个习惯,而且枯燥一看就困,不如视频来的过瘾提神,很多人明明都很困了,就是放不下手机,一直刷啊刷。这两者我都有!虽然我理智上喜欢看书,不喜欢看视频,但很多时候也会被感性带走。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忙碌了一天后我就想看点自己喜欢感兴趣的视频,以此来放松,尽管有时候都很困了。一般我会选择早上或者上午看书,说实话中午过后我就不太有意志力了,而且也做不到专注,分心的事情太多。

    都知道看书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呢,不想看哈哈。我是从读一页开始的,尽管有时候困得不行躺床上,也能完成打卡,尽管讲的啥我一个字都没入脑我也不责怪自己,也不怀疑坚持的意义。赶上心情好还能读10页,赶上好奇的内容还想继续读完,读着读着不知道哪句话哪个作者就触动到了我,影响了我,从而自己就想改变。又不知道读到了哪个观点,哪个方法,然后自己也想践行,践行中又会升级迭代。有人说读书就是和伟人在对话,如果巴菲特来了,不想和他说话也想一看真人吧。再比如说,我喜欢的一个作者他说自己每年阅读50本书,也就是一周一本的样子,我想自己颠颠脚够的上,我也学。结果是:囫囵吞枣,本末倒置哈哈,读的啥不知道,因为图快。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工作生活家庭朋友全部排后,读书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生活吗?结果我本末倒置了。但是就当目标完成1/3的时候,读到了《认知觉醒》我又恍然大悟:读多少书和与人聊天时能侃侃而谈,这并不是最终要点,并不代表你个人能力,只是个谈资而已,最多证明你知道的比别人多一点而已。最终要点是:改变!践行!一本书如果能践行一个点,那就非常不错了。为了防止自己读完又拍案叫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的这种行为,我开始模仿作者写触动点,读到有感触的地方写下来,最好能关联到五件事情,这样就不容易忘记了。同时看到好的习惯立刻加入「滴答清单」践行起来,时至今日已经迭代了一批又一批的清单,从每天五分钟家务,每天两个深蹲两个卷腹,每天做一件善事,每天多一句鼓励,每天积攒人品,每天早起阅读一小时,每天记录饮食体重,每天简书日更等等,这些是不同时期设定的打卡目标,有的阶段很繁忙,晚上稍微有个饭局,白天就开始心慌,因为把任务定的太满。后来随着看书学习开始调整,明白了怎样平衡。

    现在的我每天打卡4项,早上基本都完成了,上午可以自由选择,下午工作,晚上放松,再也不用担心和朋友们约饭而要熬夜敷衍打卡了。

    这四项完成起来大概需要四五个小时,其中包括:

    1.健康:

    运动(跑步60-90分钟,力量30-60分钟,根据每天状态来)

    2.精进:

    阅读(30-60分钟)

    3.心灵:

    写触动点(30-60分钟)

    4.个人价值

    工作(30分钟)

    总结:

    以前我的打卡都是100%,虽然有时候会因为突如其来事情而草草了事,但是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完成胜过完美,这么忙我都能完成,而且从来没有三天热度,朋友们也觉得我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为此自己也觉得挺骄傲挺开心。直到有一天读了《认知觉醒》,我才意识到,自己早就应该换赛道了!

    原文说到:“有人早上5点闹钟一响就在早起群里打个卡,然后倒头继续睡;有人翻开书,拍张照,然后将照片发到朋友圈,以示自己今天读过书了……这种做法虽然有些极端,也只是少数人的行为,但大多数人在意志力薄弱的情况下,都会为了完成打卡任务而不自觉地降低标准,此时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已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完成打卡任务。人们坚持的动机,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从学习本身转移到了完成任务上,由内在需求转移到了外在形式上。有的同学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已经转移,所以疑惑为什么一旦打卡中断就不愿继续行动,因为他关心的是让打卡纪录保持完整,而不是让学习过程保持完整,其实对于学习来说,偶尔中断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些“中毒”更深的人,他们的学习动机转移了,甚至连学习的目标也转移了。他们起初还记得做某件事的意义,比如知道学英语是为了与外国人流利地交谈,但时间一长,目标就被简化为每天背20个单词,于是他们每天只是机械地完成、打钩,却忘了所学为何,从此陷入为学而学的境地。

    单纯地依赖打卡,不仅会转移行动的动机,还会降低行动的效能。这源自另一个重要的心理机制——认知闭合需求。

    所谓认知闭合需求,就是指当人们面对一个模糊的问题时,就有给问题找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的欲望。比如古时候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会下雨,于是下雨这个问题就没有闭合,会让人很难受,所以古人就用雷公、电母、龙王解释下雨的成因,这些说法虽然没什么根据,但满足了认知闭合需求。将这一概念扩展到行为上也是一样的:一件事若迟迟没有完成,心里就总是记挂,期盼着早点结束;此事一旦完成,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立即趋向于零。

    比如老板交代你做一件事,在完成之前,你总会对这件事念念不忘,脑子里都是关于这件事的零零散散的细节,但是只要老板说可以了,这件事就结束了。任务一旦闭合,大脑就会清理原先被占用的记忆空间,那件事很快就会退出脑海,行动的动机也就消失了。

    我们之所以有这种心理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喜欢确定性,不喜欢未知或不确定性。而打卡活动自带任务心态,人们每打一次卡,都要面临一次任务闭合需求,这在开始时并无大碍,但动机一旦转移,人们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你每天要打卡记20个单词,如果今天时间来不及了,但为了完成打卡,你就可能随便扫几遍,告诉自己学过了,先让任务闭合再说,不然总惦记着这事,心里难受。反过来,如果今天时间非常充裕,你一早就完成了记20个单词的任务,打卡一结束,任务就闭合了,此后,你的学习动机衰减为零,你也不会想着再多做些探索。

    这就是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所以单纯抱着打卡这一任务心态去学习,很少会有强烈的主动性,毕竟在任务心态的驱使下,人们关注的是完成情况,对任务本身没有更大的热情。

    跑步时总想着还剩多少时间就可以结束,读书时总想着还剩多少页就可以完成,背单词时总想着还剩多少个就可以完事……这样的心态会使注意力处于分散状态,很难全身心投入事物本身,从而体会其中的要领和乐趣。我们感受不到跑步时身心、手脚的畅快,无法深入了解书中人物的思考和情感,体会不到单词之间的深入关联……不管什么时候,身后好像总有个声音在不停地催促:快点、快点、再快点,赶快完成它!

    现代人很难获得幸福感,多是因为这种快节奏和急心理,但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何其枯燥,它无法让我们享受过程,只会让身心紧张、焦虑、麻木和分裂。

    在《今日简史》一书中,尤瓦尔·赫拉利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做了极为深入的思考,但是在谈到生命的意义时,他说出了这样的感悟:我和这个世界之间隔着的是身体的感觉。

    换句话说,个体生命的本质意义就在于身心合一,去觉知真实的生命过程,这其中有禅意、有哲思,也有科学。至少在学习时,身心合一、极度专注是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才能从学习活动中收到精细、强烈的正向反馈。然而任务心态破坏了身心合一的状态,这种不良体验会加剧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厌恶感,形成恶性循环。

    说到这里,你可能也希望自己能减少任务心态,以免影响自己的专注和感受,不过,世界上有些事情很奇怪,你直接去追求反而得不到。比如睡觉,你越是提醒自己要睡着,你就越睡不着,但若是放松身体,你可能会安然入睡;比如专注,你越是提醒自己要专注,你就越容易分神,但你若是全身心思考、体会事物本身,自然就能专注了;再比如美,你越是花心思去装扮展示,你就越容易让人感到刻意,但你若是安静地专注于一件事情,真正的美就出现了。所谓“大美不自知”,我想破除任务心态的方法正是如此——集中心力做眼前的事就好。

    两个策略,轻松改变

    写这些没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意思。正如开篇所说,我其实不反对打卡,很多时候打卡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确实能助推我们持续行动,形成行动惯性,这也是很多人对打卡爱不释手的原因,但切不可完全依赖打卡,否则很容易陷入认知陷阱。

    现实中的打卡大军,几乎都缺乏觉知,在助推期结束后不能及时、主动地调整动机,导致深陷其中却不知其害。当然,也有一些人能做到学习和打卡相结合,究其原因,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不过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动机没有改变——打卡只是学习活动的附属品。

    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只要一个小方法就能立即改变,那就是用记录代替打卡。

    每次学习后只做行动记录,不做打卡展示。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既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轨迹,也便于每周复盘(见图5-9)。

    图5-9 用记录代替打卡

    虽然看上去和打卡是一样的,但这样做没有打卡的任务压力,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活动本身,而不是完成任务上。

    当然,也无须担心缺少打卡的限制会使自己懈怠,毕竟谁都有向好之心,谁不愿意自己每次都比上次做得更好呢?只要专注于学习成长活动本身,体会其中的乐趣,就能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打卡与记录,看似只是叫法上的不同,但其中的差别非常微妙,需要悉心体会。

    同时,我们在任务设置时要使用新策略:设下限,不设上限。

    比如原先打卡每天要背20个单词,这是任务的上限,假设做到这一条并不容易,所以任务一完成你就会松一口气,心想:终于完事了。现在把任务调整为背5个单词[1]——一个很容易完成的下限,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完成目标毫无负担,且此时刚好进入学习状态,精力旺盛,就愿意顺着惯性继续学下去,毕竟此后多学一个单词都是额外的收获,心态完全不同,身心容易沉浸,不会顾虑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任务。

    这种策略的智慧之处在于规避了任务闭合需求,只要觉得有意思,你就可以一直学下去,直至自己觉得有些吃力。由于没有设置具体的上限,比起打卡模式,新策略的能动性要强很多,而且能动性还是可持续获取的。

    除此之外,这种策略也极其符合刻意练习的原则——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因为这么做,你每次都可以刚好学到有点难但又不是太难的程度,而打卡却必须面对一个固定的任务值,很容易让人觉得无趣或困难,从而放弃。

    当然,这个策略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从《微习惯》一书中获得的启示。作者斯蒂芬·盖斯为了养成好习惯,要求自己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只读一页书、每天只写50个字,这种无负担的习惯养成法最终促使他拥有了良好的身材,养成了阅读习惯,还写出了自己的书。他称这种方法简单到不可能失败。

    我亲测有效,你也可以试试。

    于学习而言,保持内在的动机最重要。但相比之下,保持动机这条路其实比打卡更难走。不过,做难事必有所得,因为它更接近成功的要求。当然,仅仅保持动机依然是不够的,想真正获得成功还要学会创造动机,”

    每次都想言简意赅,可是作者实在写的太好了,简直就是在说我,为了不曲解原意,所以我选择了摘抄。

    结果就是:不能为了打卡而打卡,要保持良好正确的动机同时学会创造动机,唯此让自己不断呈螺旋式上升。我个人认为可以前期坚持100%打卡,先完成再完美,习惯养成后再颠颠脚跳出舒适区,不一定每天,但每一次都要保证拿出80%-100%的状态!为结果前行,以终为始,倒逼结果。用过程去感受,用结果去实现个人价值。就算咸鱼翻身,那也得先上船不是哈哈。

    来吧,上了生活的贼船,就要像海盗一样开心呀。

    Ps:最后写到就算闲鱼翻身也得在船上不是,还以为在锅里,特意科普了一下,又学了了知识点,写作倒逼输入。同时非常喜欢这个典故!

    咸鱼翻身的典故:

    梁启超十岁的时候,就要他去广州应童子试。

    当时从新会去广州,水路要走三天。一船的人都惊呆了:所有人都比这个十岁的小孩大,有的甚至已经四五十。

    吃饭的时候只有白米饭、蒸咸鱼,于是有人提议用咸鱼来作诗做对子。一船人都难住了:咸鱼这种普罗大众的食品,难登大雅之堂,怎么作诗做得高雅起来呀?

    梁启超看看周围的人都在犯难,于是率先说了一句:

    太公垂钓后,胶鬲举盐初。(胶鬲和姜太公一样,也是商朝人,只不过被纣王贬谪,不得不隐居卖鱼,后来被周文王赏识提拔为相。)

    同船的人再度震惊,个个听得后背发凉,再也没人敢小看这个小不点。后来的人评价梁启超的这一句对联:

    “广东咸鱼从此翻身,入风流儒雅一类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触动点:打卡的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ms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