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级群里跟团队老师相约一起进行我们《尊重与希望》的案例讨论。我们上午进行了一个半小时,下午又进行了一个半小时,才把这个案例讨论的比较透彻,无论是技术的使用,理论架构,以及咨询师的咨询主线和细节点的探讨。
这个案例的本章的主题就是:《扩大与转移知觉的宝器--评量问题和关系问句的使用》。那么对于咨询师对于评量问句和关系问句的巧妙结合使用让我们叹为观止。
本次案例当中总共6次运用了评量问句,关于来访者所说的接电话时的结巴以及紧张。
1,在确立目标(很流利,很有信心)以后咨询师问,“如果以1分到10分来评量,10分是很流利很有信心,1分是很紧张很结巴,你现在在几分的位置呢?”
当事人“这两个好像不太一样,就是有时候听起来还可以,但是心里很紧张”
2,这个时候咨询师及时的肯定和贴住来访者做了一个修整。“这是很重要的区分,所以我们把流利程度与紧张程度分开来打分,如果10分表示很流利,1分表示很不流利,你在几分?”
当事人:7分吧,但结巴时就变成2分了。
再次确认7分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寻找成功经验和例外的部分,另外澄清2分的时候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他又是怎么应对的?
在这个中间切入了重要他人:妈妈。
把关系问句融入到评量问句当中,给来访者赋能,用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她自己。
3,“你妈妈看到你什么样的一些特质,所以对你很有信心?”“我也不知道”,“如果用1分到10分的量尺,1分表示很低,10分代表很高,你目前对自己的信心会打几分?”“2分”。“如果问你的妈妈呢,她对你的信心会打几分”“应该有6分吧”“她看到你身上有什么样的特质和能力,所以分数是6分比你的高呢?”“那个……负责努力吧”,“妈妈看中你的负责努力对你的信心有6分,那对你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尽力做,我会努力。”
4,“那如果我换一个向度来问你,如果用一分到10分的量尺,10分代表你决心突破自己1分代表你一点都不想,你妈妈会认为你在几分的位置?”借助重要他人妈妈的视角来给来访者决心突破自己打分。
“9分”然后去探讨这个9分它的来源与意义,从妈妈的视角给来访者赋能。
5,“如果10分是不紧张,很平常的在办公室里可以察言观色的讲话一样,1分是很紧张,你打电话给有见过面的客户以及没见过面的客户,紧张的分数各在几分的位置?”
“有些认识的客户是6分,没见过的4分。”“那对方反应不耐烦时的分数呢?”“变成1分”“你觉得你注意到这些分数变化,对你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我不是总是结结巴巴,平常跟别人讲话时认识对方时,我是能有掌控感和信心啊,但是不认识我就会担心,对方反应不好更是自乱阵脚。”
6,咨询师在赞美反馈环节进一步推进,“如果发生些什么事情或者你有什么样的不同,你的结巴的程度会改善一点?”
“你刚才这一部分的评量分数是2分还记得吗?为什么是打2分而不是1分呢?”在这里进一步确认来访者的例外资源、应对办法。
“你曾经有3分的时候吗?”
你觉得需要什么才能让自己维持在3分不掉到2分,或者你在2分的时候如何回到3分?”
一小步的推演会让来访者有更多的思想准备,维持状况不更糟也是进步,或者是说让分数提升1分,一个小目标也会让来访者更愿意去尝试和达成,进而累积更多的成功经验。
咨询师在尊重接纳来访者的同时,一直持续的肯定和赋能。以及六次评量和关系问句的巧妙使用,让来访者在深陷泥潭当中看到了希望之光,进而让他长出自己的力量去面对和解决自己的困扰,成为他自己生命的专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