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甘蔗作为我们县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一,对提高农民生活也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我们村委会也在配合着上级的工作指示,为甘蔗产业发展做了许多工作。
前几天,在和村干部与租户商量租种事宜,并到田间看甘蔗地时,我也有了一次与大地亲密接触的机会,有了一次详细了解甘蔗种植的机会。
深邃湛蓝的天空下,田野中,有在开花的还站立着的,有被砍倒捆好准备送往甘蔗糖厂的,也有躺在黄土中等待入土的甘蔗种,还有破土而出的甘蔗苗。
我们一同大体估算着甘蔗地的面积,看每家农户田地的分界线,商量着甘蔗车如何驶进,车路要如何规划,又怎么捞沟,能捞多深,怎么样才能不损坏农户的田地,怎么样才能保持土地的完整,三年过后,如何除去甘蔗根,怎么样恢复田地,让农户的利益不受损。每个涉及农户的问题都不能忽略。
那天我才知道,原来能榨出甜汁的甘蔗,生长时却不能受潮,不需要多余的水份。在栽种甘蔗前,需要先将田地里的水排个干净,平时也得控水,甘蔗地在挖了之后,再次将土碾碎一些,排好种植的沟道,还得晒几天,将水汽晒干才后才栽种。
甘蔗种是原来的老甘蔗,是没有修老干叶的,被砍成几段,每段两节,再论好甘蔗芽,让芽朝向侧边,盖好一层细土,再盖上薄膜,之后就可等待着它的破土而出。农民只是作为它的陪伴者,而非主导者,慢慢的等待着它们成长。
02
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为何甘蔗总是那么甜?它受尽干旱的折磨,受尽火辣太阳的炙烤,即使煎熬,它也要长出长长的绿叶,再一节节的拔高而起,每长一节受一次磨难,留下一处结痂,然后再一次受一次磨难,并用硬皮武装好自己,就这样经历千难万苦,才熬出了最动人的甜蜜,这也许就是甘蔗的一生吧!
哦,不,它在结痂时,还在最痛苦处留下希望,有个独特的标记留在上面,一个小眼儿,扁桃心形的,还很有层次感,这是甘蔗芽眼,正长在节骨上,这个节骨就是它最坚硬的地方,一般人都难以用牙咬开。
我们的成长也如甘蔗的生长一样,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经历无数的挫折。有的人在困难面前退缩了,过不了那个坎儿,也就难以再达到另一个高度。唯有愈挫愈勇和再接再厉,人生之路才可节节高升,最终抵达自己想要的高度。
对于我来说,出生半月有余便遭受了一生不可抹去的伤,也痛了二十几年,苦了二十几年,近年来才渐渐放下,才渐渐将伤痛结痂,才长出“硬壳”,正是这一硬壳,才使得我在面对其他的挫折,比如考研失败、面试受挫等等不如意时觉得一切都不是多么大的问题,才会在说起一次次的挫折时显得云淡风轻。
我不知道,以后的路将会怎样,会有何坎坷,但我不再惧怕,因为我已尝到了结痂后再次生长的“甜头”,已体验过结痂时的“技巧”,也知道了结痂时如何寄托希望!
03
在甘蔗快可以收获时,它开了花,在深情的庆祝着,花并不是那么的娇艳动人,但是它有别样的傲骨情怀。灰色的花,像芦苇,又像农家用来扎扫帚的粽叶花,窸窸窣窣一丝丝的垂在甘蔗的最高处,在半空中摇曳着,犹如甘蔗的头纱,风吹过时,甘蔗便在舞动着它那妙曼的身姿,轻轻挥动纱巾,陶醉在大地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5082613/9d7c0f1c424cb06d.jpeg)
想象它若是火红色或是金黄色的,那甘蔗又将成就怎样一种壮观的景象呢?可它偏不,它偏是灰色的,灰得实在,灰得令人会去忽略。灰色也成就了甘蔗更浓的甜。蔗农告诉我,甘蔗花开后,将甘蔗里多余的水分再次吸出,那甜味就更纯了!
04
甘蔗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在为甜服务,一生无悔,再艰难也在所不惜,只为“甜”!我们生而为人,何不该如此呢?为“幸福”,不畏艰辛,也坚信着并一直憧憬着。
也用《记蔗地见闻》一诗来纪念它。 蔗农挥汗喜开颜, 蔗苗奋进始见天; 风尘仆仆归来去, 何惧漫漫险山关。
实则是用来告诫我自己的,告诫自己,应坚持初心,深深扎根农村,不畏惧困难和挫折,遭遇困难时就再坚持一下。有时候,痛苦才会成就更有希望的明天,比如,甘蔗结痂处的甘蔗芽,我也该如此,在艰难时不失望,相信苦尽终会有甘来!在收获时,可以用笑颜来庆祝和鼓励自己,如甘蔗花一般,傲虚有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