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 杨照 著
喜欢读小说,假期重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相较于第一次读不是那么模模糊糊了,但还是捋不清到底写了这个家族的几代人。读完这本书的整体感受是布恩迪亚家族成员都是神神怪怪的。不知道这本小说凭什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家毕飞宇说: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激励认知。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读者的阅读超越了作家,是读者的福,但只有少数的读者可以享受这样的福。
我想说我丝毫没有享受到这样的福。总想着能像名侦探柯南一样去探个究竟。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后来逛书店,在书店梭巡,《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几个大黑字映入眼帘,果断买单。
该书作者杨照,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
该书从马尔克斯的童年时期讲起,《百年孤独》里之所以有那么多死不透的人,有那么多的幽灵,是因为小马尔克斯从小跟随外祖母生活,其外祖母是一位极端迷信的人。
接着作者分析了小说的结构,及马尔克斯成长经历的拉丁美洲的历史环境,那是一个神话与现实,生存与死亡几乎没有界限的特殊环境。
马尔克斯之所以能成就《百年孤独》,其文学影响来自福克纳、索福克勒斯、海明威等文学巨匠,还有其自身的记者经历,妓院生活及时代变局。
后半部分作者从小说的双重时间结构、小说人物名字的奥秘玄机、女性主义及宗教、神学等方面来解读《百年孤独》。
这本小书,读一遍感觉懵懵懂懂,需要重读,去体会,去理解。
5《人生处处是修行》 鬼脚七 著
30岁,是人生的一个坎儿。记得那一年在读书上最大的变化是能够静下心来安安静静的读《红楼梦》了。
第一要感激蒋勋先生,是他的声音把我带进去,继而捧起书,最后又一集不落的看了电视剧。中学时代要求阅读的这本书,当时毫无兴趣,十几年后才真正走进去。所以,第二要感谢时间,感谢岁月。
是岁月让你在生活中去经历,去体悟,去磨练,去成长。书中的大人物小人物好像在自己身边都能对号入座,甚至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人物。
今天读完鬼脚七的这本书,合上,拿起黑色圆珠笔,一笔一划的在扉页上写下:一个人真正的财富,是他的经历。
过了30岁,想要抚养教育好孩子,想要干好工作,如何平衡好家庭和工作,成了一个巨大的考验与挑战。在这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痛苦该如何解决。
过了30岁,谁都不想再求助,感觉没有一个人能够帮你解决,唯有自救。别人再好的劝慰都说不到你心里,除非你自己想通了,自己愿意做出改变。
人与人的相遇是一种缘分,人与书的相遇更是一种美妙的因缘际和。
这段时间负面情绪充满胸腔,该如何为自己的愤怒、痛苦、找一个宣泄口。
幸好,有书。遇见了《人生处处是修行》。书名给人感觉是鸡汤文,但读完,这是一本深入心底的鸡汤文。
所有的烦恼,来自外在生活跟内心期望的不一致。所有焦虑、悲伤、愤怒、不安等情绪产生时,向内看,一定能发现自己的某个执着。看见这个执着,就能尝试去超越,智慧就增长了。
如果不想生活得那么痛苦,很简单,多关注过程,多体验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生活,这个过程就是结果。
那些顺顺利利的日子,过着是很舒服,但过完之后,仿佛没有留下任何印记。
要做到全身心投入当下,觉察生活,感知生活。
一切都会过去!别人有的我不用羡慕,自己已经拥有的也不要留恋。自然而然,为而不争。
这本书,不一定能解决你的负面情绪,也不一定能减少你的痛苦。但看完这本书,你或许能懂得如何从痛苦中获得能量,懂得如何从苦难中增长智慧。
全神贯注地阅读,会让人安静下来。那些纷繁复杂的妄念,那些野心和欲望,那些焦虑和彷徨,都会在全神贯注地阅读中消失。
前几天写了一首小诗《我不快乐》,感觉当我写完之后,好像不快已消失。
特别庆幸,自己在人生的三分之一处,能够捧起书,写点儿字,借助文字来抚慰迷茫、不安、躁动、焦虑的心。
——写于2020年8月21日.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