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开局不顺,新型冠状病毒来访,肆无忌惮,来势汹汹,无数的医生护士奔赴一线全力抢救患者,从新闻上得知一个新词“逆行者”,明知前方有危险,但仍然要掉头义无反顾的向前方冲去。向他们致敬!愿逆行者们保护好自己,早日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作为普通人,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陪伴孩子,做家务,关注新闻,等待好消息。孩子睡了,家务做完了,读几本书,做几张卷子,不焦虑也不负面。
1《鲁迅传》许寿裳 著
刻意的想多读一些人物传记,“知人论世”,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物的生平经历对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会大有裨益。
此书作者许寿裳是鲁迅先生挚友,和鲁迅先生有35年的交谊。本书分两部分,认真读了上半部分“亡有鲁迅印象记”,印象深刻的是《日常生活》,写了先生的饮食起居、穿衣审美、交友聊天、写字读书以及对书本的爱护等方面,读来如同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一位和蔼可亲、普通平凡的长者。再翻看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感觉东一句,西一句,不喜欢。
相比之,感觉许寿裳笔下的鲁迅先生更能让读者深刻体会不是斗士的先生形象。
2《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 著
安德烈,龙应台的大儿子,一个德中混血儿。这本书是由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的36封书信组成。
惊叹于十八岁的安德烈缜密的逻辑思维与母亲交流时强大的思辨能力,电影,音乐,绘画,着装等方面独具个性的审美能力,关注足球,关注时政,战争,历史,文化,而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伴之而来的便是属于十八岁的叛逆,郁闷,迷茫和困惑。在与母亲的书信来往中让读者一览无余,引人深思。
面对安德烈,龙应台是理性、睿智、克制的,但又不缺乏温情与关爱。
儿子抽烟,龙应台说:我不喜欢我的儿子抽烟,但他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是成人,就得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得为他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一旦接受了这个逻辑,他决定抽烟,我要如何“不准许”呢?我有什么权利或权威来约束他呢?我只能说你得尊重共处一室的人,所以,请你不要在室内抽烟。好,他就不在室内抽烟。其他,我还有什么管控能力呢?
她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抱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要学会放手,把你当成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他妈的不容易啊。
读到这里噗嗤笑了,一个无奈但又理性,懂得克制,懂得尊重的母亲,多么可爱啊!
她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这本书真的适合两代人共读,先放着,等我的孩子慢慢长大,一起再读。
3《天长地久》龙应台 著
偶然在腾讯视频上点开有关龙应台的视频,原来是她又出了一本新书《天长地久》,为这本书拍的宣传片。
此书是龙应台辞去政务,离开闹市,回到台湾的屏东潮州乡下陪伴九十三岁失智的母亲时写的,所以本书还有一个名字《给美君的信》。美君,龙应台的母亲。
在机会过去之后,才明白,我必须把暂时片刻当作天长地久,给予所有的“旅寓”以“家园”的对待。陪伴美君是我错失后的课业实践。
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
恩情难以回报,天长地久,唯有庭树萋萋,思之绵绵。
龙应台笔下的情,不是很甜很腻,甚至还很苦,还很涩,让人过目不忘。
——写于2020年2月10日.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