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个忙碌的月份,如同春耕一样,于农民伯伯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是多么的重要,说这话的人当然也是农民。我来自于农村,可谓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自小对于农村有种挚爱,不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还是农具,乃至于淳朴善良的农民都是我此生最好的回忆。
当然我曾无数次的往返农村与城市之间,或许我在城市这么多年也是白呆了,身上仍然保持着农民的特征,生活懒散,以俭朴的生活方式活着,非常顽固的崇尚自然。常常走在路上,把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当作丘陵,再高一点的摩天大楼可能就是我家门前的大山。
今年春寒料峭,来海上两个月匆匆月初回了一次家乡,我走过徽州乡间的小道,以及陵谷变迁的山路,青苔茂密的石板路上已罕有人迹,天空中没有一行的白鹭,诗人总是美化精致以及一切有情众生。白鹭从来都不是飞成一行,全是飞翔着懒散的状态。那天我突然想去看望伍大哥,他是怀宁人,客居泾县多年,说着一口的家乡话,像极了母亲的口音。说走就走,在他的庄园里我享受着贵宾般的待遇,虽然来晚了,桃花凋谢,可是那片桃花源又何必开花?远方的山阳光下呈现着淡蓝色,山峦中漂浮着白云,青弋江奔腾不息。伍大哥从他鱼塘里现捞的鱼,现宰的散养鸡,自家菜园里种的菜,厨房里两个人一边谈他一边做,不一会儿一桌子农家饭菜。两个人就在厨房里的小桌子上喝开了,那种感觉真是如伍大哥说的,吃了他烧的饭菜,如同妈妈的饭菜,使人想家。晚来接我的朋友看着我们吃的欢,也是馋煞。怨我没有告诉他们来吃饭,开小灶。我找朋友很纯粹,想他了说走就走,不用山珍海味,不用高朋满座,只要可以聊的开,当然有点酒更妙。
吃完伍大哥亲手做的饭菜,微醺的我跟随朋友去了查济。分别前我拥抱了一下伍大哥,握着他粗糙有力的大手,我想不知下一次何时再聚,那一刹那抱的很紧。一路上朋友打了好几个电话托人想免去进查济的门票,都没有成功。也不知绕过多少山脉,峡谷中映入眼帘的查济如同吴冠中先生画中的老家呈现在眼前。门卫拦住晓峰子兄的车,问到哪里,我淡淡的说了句:“我是村里的。”门卫看了看车上的其他几位,没有多想,一挥手通过。最牛的还不是这个,主要是车子开进了查济。我是老家人,按理说回家再平常不过了,还跟我收什么门票。或许前世我就是查济人,口音略有不同的我,竟然充当了一次查济人。
走过了老家的路和桥,走过了春天,即将走过四月,四月果然忙碌,好几位朋友说四月不好,早点过掉。我以为没什么好不好,该经历的总要经历,人生的道路上多一些经历如同多一些景致,没什么不好,应没有分别心。今晚居然发现头发还没理,看样子我是很忙,只好将这头华发带进五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