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经思义之上善如水,不争无尤

读经思义之上善如水,不争无尤

作者: 我是洛洛啊 | 来源:发表于2023-12-26 12:37 被阅读0次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德行就像水一样。

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居于众人所不齿的卑下污浊之地,

因此它最接近于“道”。

至善之人能谦卑自处,内心深沉宁静,与人为善,说话真诚守信,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发挥专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唯其有谦卑不争的美德,所以他才不会出现过失。

洛洛思义:

道在屎溺,道在稊稗,道在瓦砾。

在读到这章时,我想到了阳明先生。他被贬到贵州龙场作驿丞,龙场自古是蛮夷之地,山高林密,民风尚未开化。

但刚到这里王守仁: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刚到龙场的王守仁没地方住,住过荆棘之地,住过阴湿的石洞。后来当地的人民帮助他建了房子,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吸引了很多文人雅士。

他根据当地风俗教化民众,深受爱戴。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王守仁是状元之子,出身不俗,本身也十分聪慧。

居于陋室,身在困苦之地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感叹怀才不遇。潜心悟道,勤政爱民。

这不正是处于低谷,不争不抢,反而惠及人民。如果被贬到贫苦之地做官就郁郁寡欢,那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普通百姓又是如何过活呢?

故,

大道正如水之无定形,曲折隐晦,大道正如水之柔软,曲申自如,方圆自如。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无为篇第四章(原第八章)

    第五十八章 上善如水 不争无尤 (原第8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

  • 静而不争自会快乐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善如水,水善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到了一定的年纪,静而不争才是最明智的行为。静...

  • 静而不争,安然自若

    余生很贵,不想活得太累,更不舍得浪费。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善如水,水善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余生,...

  • 余生,静而不争!

    余生很贵,不想活得太累,更不舍得浪费。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善如水,水善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余生,...

  • 余生,静而不争

    余生很贵,不想活得太累,更不舍得浪费。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善如水,水善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余生...

  • Day116:《道德经》第9天

    第八章 不争无尤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④,心善渊⑤,与善仁⑥...

  • 道德经有感,阅读记录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 不要与世人争对错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至善如水一般。水常为善天地万物,而不去争抢...

  • 《道德经》第八章略要

    第八章 不争无尤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

  • 道德经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经思义之上善如水,不争无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vk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