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八章略要

作者: 雨木西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07:53 被阅读85次
《道德经》第八章略要

第八章  不争无尤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

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略要

    老子姓李名聃。大约于公元前571年出生于陈国苦县。公元前471年亡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老子的父亲老佐是宋国的司马。楚国攻宋,老佐在守彭城督战时阵亡。老子在其父亡后出生。老子自幼聪慧,其母请一精通殷商礼乐及天文地理的商容为老子教授。

      一日商容教授到:“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答:“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问:“清清者又为何物?”答:“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者清之也。”“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忘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入眠。

    又一日,商师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河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聃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河,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皆神所为也。”“神何以可为也?”“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忘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

    商容教三年。荐至师兄周太学博士,老聃十三岁入周,进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老聃在典籍中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以上资料,摘自百度)

    知其所以然,然后知其然。貌似平常的水,在老子得道者的眼中,便是水亦是道,道也可以化为水。老子的行文,以此及彼,以浅喻深,从形象处开始,道出实质与真理。反复诵读,烂熟于心,细品慢读,其中有精,其中有象,才能到精微与奥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八章略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tt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