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写作中,思维导图,帮助人们运用发散思维。
A4纸横放,中间写主题,分支想到什么写什么。
2.边写边修改是写作中的坏习惯。
你写的内容有时候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差,写完以后再读一读,有时会发现很不错。
3.组块化第一步便是对你想要组块化的信息全神贯注。
当你学习新东西时,大脑会建立新的神经模型,然后把它和之前存在的模型联系起来。
组块化的第二步要求你对建立组块的对象有基本的了解。
当你能独自完成某件事时,你才是真正掌握了它。
某件事如果你只是在看或者就算理解了如何去做,也不代表你能真正做到。
只有在你自己实际操作和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建立起神经模型。
建立组块的第三部是获取背景知识。
背景是指超越最初的问题,看得更宽更远。
不断重复和练习相关的或是不相关的问题,练习能帮你拓宽组块链接的神经网络。
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时候建立组块,理解基本含义,通过练习来真正掌握知识并对情境有大致的了解。
4.回顾是一种比反复阅读更好的学习方法。
读书的时候并不是画得越多效率越高,每段最多画一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效果会更好。
犯错时学习弥补思维漏洞的好机会。
5.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知识和大脑中的旧知识融合,形成的就是创新思维。
不断积累所学专业领域的知识,组块心理图书馆越丰富,运用起来就越熟练。
6.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无限的,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记在大脑里,但是积累的越多,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更有能力解决。
7.不要只练习简单的部分,这会给你一种自己已完全掌握材料的错觉,有意练习你认为困难的部分,这样可以更好地全面掌握材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