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成长励志
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作者: 刘雷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11:26 被阅读2次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照字面意思讲,中国人大概都明白,其中“说”这个字念“悦”,是通假字。翻译下来就是学习并且时常实践练习,这难道不是一件开心的事吗?假如这就是正确的注解,估计现在的同学们都不服,为什么呢?现在说实话,孩子的学习被老师逼、被家长逼,逼来逼去,学习的乐趣早就被消磨干净了,谈何“悦乎”呢?所以现在的孩子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孔子之所以被万世敬仰,正因为他太理解我们了。

“苦”与“乐”

学而时习之,这句话,重点的地方在于“时”和“习”如果读透了《论语》你会发现,孔子总说的“学问”,不仅仅是学知识:文章写的好,只能说这个人文学水平高,知识渊博,只能说这个人阅历丰富,但学问不一样,即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也可能是个有学问的人:做好人、做好事、做对事,这就是学问,与认字无关。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就知道:孔子所谓的“学问”指的其实是如何做人。

思不够深,念不够切

岁月的刻刀

“观过而知仁”:见到别人犯错,就反省自己,这就是学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保持谦逊,虚心学习,这也是学问。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决定面前,仔细思考,这更是学问。

        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和方法,最终运用到生活中,把自己变成一个“君子”这才是真正值得“悦”的事情。

有了学问,就会有一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才引出下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是这一句,也是有很深的道理的,我们明天再说。

◆ ◆ ◆◆ ◆ 

更多国学与管理内容请关注主页签名

相关文章

  • 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理解 我还记得中学读书的时候、课本和老师对这句话的翻译是: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

  • 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照字面意思讲,中国人大概都明白,其中“...

  • 《论语》心得1:学习的态度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论语-学而》——学习是一种行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释义:...

  • 论语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重点...

  • 学而(1)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学习真...

  • 读《论语》学而篇第一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注释:...

  • 重学《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重...

  • 一起品《论语》|求知的快乐比求知本身更重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

  • 2019-12-27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zl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