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哲思想法
关于碎片化阅读,别让它毁了你!

关于碎片化阅读,别让它毁了你!

作者: 阿柴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9-09 12:09 被阅读0次

我是阿柴~又见面了啦~

不知道有没有喜欢在公众号,微博,知乎上学习的朋友啊,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平台上的知识点大都是比较碎片化的,

自己想系统地学习知识,去看专业书籍,看到一半又看不下去,

到头来还是喜欢碎片化阅读。

今天阿柴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碎片化阅读

首先你的思维方式是由平时接收到的信息构成的,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信息,更易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很难进行较为复杂的思考

自媒体平台的文章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  大多为事例的整合且缺乏完整逻辑

2.  较为单一,缺乏多面性

3.  不太严谨,缺乏全面性

单来说,自媒体平台的碎片化信息的主要目的是易于吸收知识,降低认知成本,最明显的方式就是:简化的复杂事物。它们往往只告诉你表面上的东西,却不会告诉你背后的原理,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而我们所说的知识,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 . 事实或者说观念;

二 . 联系,事实就是一个个点,联系就像一张大网把事实连接起来。

1/ 

      “事实” 决定知识的宽度,“联系” 决定了你知识的深度。如果你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即使你只知道1,2,3,你也可以根据这三者的内在逻辑,得出4,5,6,甚至是7,8,9,这个过程就叫做思考。但如果你不了解它们的内在逻辑,即使你知道1,2,3,4,5,6,你也是没办法得出7,8,9,的——因为你不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更不知道放在一起之后如何呈现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这就是碎片化信息的弊端。当我们接受碎片信息时,我们只是增加了 “事实” ,但 “联系” 却没有增加。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缺少链接点:单独的知识信息星星点点,却缺乏一个将它们串联起来的有序网络。

这样的结果是:

1.  碎片化知识连续的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啊!又获得新的知识了”的喜悦中,从而无法自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刷刷刷的缘故,因为我们只需要很少付出,就可以获得新的知识。但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它们缺少与其他信息之间的联系,所以很难被我们提取,因为提取的知识较少,所以更易被遗忘,因此,你以为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

2.  上面说过我们的知识网络,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所以,长时间接受碎片化的信息,对我们思考能力的提升不仅没有帮助,还会可能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因为你已经习惯了用孤立的知识点去看待问题,习惯了简单的思考,难以对事物进行更深入的剖析。长此以往,你对于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会被弱化。

2/ 

      这里要注意一点:碎片化信息,其实跟来源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习惯了简单思维,那么,无论你是在刷微博,还是在读书、看公开课,其实接受的都是碎片化知识。

      聪明人的思考方式,就是三个字:原,认,知。同样一个问题,较为聪明的人,会思考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必要性、合理性、可能性,等等。他们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一个问题,从而更容易将它和固有的”观念“ 联系在一起,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网络。

      所以,朋友,如果你树立这样的意识,那么无论刷微博还是读书,都可以避免碎片化的认知。

具体的方式是:

1.先需要花些时间,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把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梳理一遍。

2.找到知识网络的链接点。即自己喜欢的,但尚未了解的知识点。阅读、学习的时候,有意识地去接触这些触点的知识,从而延展自己的知识网络。

3.当接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先要考虑如何将其纳入自己知识体系。就是在脑子里回顾自己的知识网络,思考如何与自己已知的知识点相连接。

4.如果找到了对应的点,弄通路径,将这个新的知识点与已知的某个点之间相连接,那就可以使这个知识点成为你新的触点,继续拓展你的思维网络。

5.检验并输出,将这两个点之间的联系讲清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口述将自己的学习到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话再讲一遍,看是否能够讲得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只有能够输出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6.不符合以上方式的内容,建议暂时放弃。如果一个东西现在无法纳入你的认知体系,那说明你现在还不能掌握它,要么它对你来说是没有价值的,要么(记忆的)成本是远高于收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碎片化阅读,别让它毁了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de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