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肿瘤

作者: 晨翕 | 来源:发表于2021-05-05 09:12 被阅读0次

涎腺肿瘤的病理分类

1.多形性腺瘤:亦称混合瘤,最常见的一种,腮腺最多见,颌下腺次之

大体形态: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周界清楚,具有包膜、厚薄不均,包膜常不完整。质地软硬不一,需视黏液、软骨样和胶原纤维成分的多少而定。切面实质性,有时含有囊腔,实质部分呈灰白色、淡粉红色。

镜下:肿瘤由包膜、上皮成分(多形性)、间质(化生明显)

2.Warthin瘤:几乎全部发生在腮腺内,好发于腮腺下极

大体形态:圆形/椭圆形,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质地较软,有时可压缩。切面见许多囊腔,囊内有乳头状结构及黏稠液体,囊腔间为灰白色组织。

镜下:腺上皮细胞+淋巴细胞。上皮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部分区域上皮呈简单或复杂的乳头状入囊腔内。囊腔内有红染无结构物质,常见胆固醇结晶。囊壁外层有基膜与间质相隔。囊腔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有的形成淋巴滤泡,纤维结缔组织较少

临表:边界清、表面光、质地软、有柔性。多发病灶

3.粘液表皮样癌:在大涎腺中,90%发生于腮腺,小涎腺中腭腺最多见。40~50,女>男。

大体形态:黏膜多不完整,甚至完全无包膜。切面灰白或呈浅粉红色,有时分叶。约半数患者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透明黏液,有时黏稠呈胶冻状。分化较差的黏液表皮样癌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切面灰白色,质地均匀较硬,偶尔呈砂粒状,不分叶,常见出血灶及坏死区,囊腔形成少见

镜下: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

临表:渐进性无痛性增大的肿块

4.腺样囊性癌:多见于小涎腺,也可发生于颌下腺和腮腺,30~50,生长缓慢、局部侵袭性强、复发率高

大体形态:圆/卵圆形,边界清,包膜不完整,浸润周围组织。质地硬而脆,切面质地均匀,灰白/灰黄,黏液少,偶见出血、小囊腔

镜下:腺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特点:多个形状不同的囊性间隙,周围被恶性上皮细胞围绕,形成假囊性结构

临表:肿块+受累的神经症状,生长缓慢,血行转移多见(肺转移常见且预后好)

5.恶性混合瘤:良性+恶性,腮腺多见,50岁,男>女

大体:不规则结节状,较硬,包膜不完整/无,可侵犯周围组织而与之粘连,切面呈灰白色、颗粒状、质较脆,常伴有变性、坏死、出血及囊性变

镜下:混合瘤成分+癌成分

临表:初发恶性——生长快,局部痛/麻木感,肿块硬、浸润——活动度差

良转恶——病程长,肿块突然增大

6.腺泡细胞癌:腮腺,30~50,男>女,生长缓慢,局部破坏小,但可局部复发/多次复发,偶可转移

大体:圆/椭圆,表面光滑或结节状,直径2~4cm,常有薄包膜,部分不完整。切面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呈灰白/粉红,质脆,可见出血,偶见坏死

镜下:颗粒细胞、透明细胞、空泡细胞、润管细胞

7.淋巴上皮癌:种族分布倾向,年龄分布广,40~50,男>女

大体:边界清楚或直接侵犯周围腺体和腺外软组织。鱼肉样、实性,直径1~10cm

镜下:肿瘤呈浸润的片、岛和索条,之间为淋巴样间质。边界清楚,淡染的嗜酸性胞质,核:椭圆形泡状,染色质空,明显的核仁,核分裂和坏死常见

8.腺癌

9.鳞癌:少见


涎腺肿瘤的临床特点——部位1.腮腺肿瘤:恶性较少见

(1)面神经浅侧(多见):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良性混合瘤多呈结节状,硬度不一,活动,病史长者可形成巨大肿块

(2)深部:不易发现,活动度受限,可向咽侧发展——扁桃体和软腭向内膨出,咽腔变小

恶性:生长快,可粘连、固定。

侵犯周围组织:面神经——面瘫;持续性局部疼痛;咀嚼肌群——开口障碍;局部淋巴结肿大

2.颌下腺肿瘤:混合瘤常见

颌下区肿块(主诉),无痛者多良性

恶性:痛、生长快、质硬、活动度差,类型:腺样囊性癌、恶性混合瘤、腺癌

周围组织受累

3.舌下腺肿瘤:恶性多见,腺样囊性癌多见

患侧舌痛,耳部放射性疼痛,舌周麻木,舌下神经瘫痪的症状(患侧舌肌萎缩、伸舌偏向患侧)等

4.小涎腺肿瘤:良性——混合瘤;恶性——腺样囊性癌>恶性混合瘤

软硬腭交界处多见,肿块较硬,活动度差

良性:生长慢、无痛、表面光

恶性:生长快、疼痛、破溃


涎腺肿瘤良恶性临床表现

考虑为良性:生长缓慢,肿块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

考虑为恶性:生长较快,肿块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弧线神经受累症状


与涎腺肿瘤鉴别的疾病

1.涎腺淋巴结结核——细胞学检查

2.下颌骨升支肿瘤——下颌骨片

3.良性淋巴上皮病变(Mikulicz病)

4.颌下腺导管结石——X

5.嗜伊红细胞淋巴肉芽肿

6.颞下窝原发性肿瘤——CT/MRI


涎腺肿瘤的治疗

综合治疗计划:原发灶的处理、危险区域淋巴结处理及必要的重建

外科——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

放疗:辅助性治疗,能提高晚期涎腺恶性肿瘤的局部/区域控制率

腮腺肿瘤

1.治疗原则:

良性——保存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或全腮腺切除术

恶性术前无面神经受累表现、术中可分离——保留面神经+术后放疗

恶性术前面神经麻痹——受累面神经与肿块一起切除,为受累的面神经保留

恶性侵犯腺体外或下颌骨——广泛切除

2.术后放疗适应症:

①腮腺深叶恶性肿瘤

②有不良预后因素:切缘阳性、神经或神经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中/高级别肿瘤、淋巴/血管受侵、淋巴结包膜外受侵犯等

3.术后并发症

①面神经麻痹——多为暂时性,3月可恢复

②腮腺瘘

③耳颞神经综合征/味觉出汗综合征

④耳垂麻木——耳大神经被切断

颌下腺肿瘤

1.治疗原则:

良性——肿物+颌下腺切除

恶性累及下颌骨——肿物+颌下腺+下颌骨广泛切除

腺样囊性癌累及下颌骨骨膜——广泛切除患者下颌骨及周围软组织,一般将舌神经一并切除

2.并发症: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舌下神经损伤

舌下腺肿瘤

切除肿块

腺样囊性癌且和骨膜粘连或贴近舌侧骨膜——下颌骨切除

并发症:舌下神经损伤、术后伤口出血

小涎腺肿瘤:术前明确病理诊断,切除肿瘤周围部分正常组织+术后放疗


涎腺肿瘤的预后

预后和肿瘤的部位、侵犯范围、首次治疗方式和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关

一般病程较长、发展较慢,如治疗得当,疗效好。其中腺泡细胞癌和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预后最好。

相关文章

  • 涎腺肿瘤

    涎腺肿瘤的病理分类 1.多形性腺瘤:亦称混合瘤,最常见的一种,腮腺最多见,颌下腺次之 大体形态: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

  • 防病抗衰老请君多咀嚼

    防病抗衰老请君多咀嚼 口腔的大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无数小涎腺分泌的涎液(黏液和浆液)进入口腔后统称为唾液...

  • 唾液腺疾病(三)

    唾液腺肿瘤 唾液腺肿瘤,肿瘤是唾液腺组织中最常见的疾病,其中绝大多数系上皮性肿瘤,腮腺肿瘤的发生率最高,约占80%...

  • 唾液腺疾病(一)

    唾液腺疾病概述 唾液腺(又称涎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大腺体,以及位于口腔,咽部,鼻腔及上颌窦黏膜下层的...

  • 小考点

    牙源性腺样瘤-----------------玫瑰花样结构 涎腺多形性腺瘤--------------双层导管结构...

  • 腮腺的应用解剖

    腮腺在涎腺中体积最大,左右各一,为浆液腺。腮腺本身的结构较简单,但与周围血管、神经等组织间的关系颇为复杂。 腮腺的...

  • 唾液腺疾病(二)

    1,唾液腺损伤和涎瘘,腮腺及其导管位于面颊部皮下,表浅而易受到创伤,下颌下腺,舌下腺由于有下颌骨的保护,受到创伤的...

  • 派特灵生物科普 |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到底是不是癌?

    子宫颈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包括平滑肌瘤、腺纤维瘤、子宫肌瘤等等多种良性肿瘤;子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

  • 前列腺早期症状是什么?前列腺癌的筛查

    前列腺早期症状是什么?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

  • 腮腺癌化疗难受么

    腮腺癌化疗难受么?腮腺癌是发生于腮腺的恶性肿瘤,属于涎腺癌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化疗是很多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涎腺肿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dk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