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小时候怕挨揍,长大就不怕了
——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看孩子道德发展
我们小时候可能都挨过打,当我们成为父母之后,也有很多人控制不住的打孩子。
尤其在孩子小时候,讲道理远不如打两下屁股有效果。
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变成小小少年,这个方法就变得不是那么有效了。
有人说,因为打的多了,孩子适应了,就是俗话说的“打皮条了”,所以不怕挨打了。
还有人说,因为孩子进入叛逆期,所以不怕挨打。
今天,提供给大家的思考角度来自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美国人,发展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
他在对儿童品德发展的研究中,提出系统的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这三个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每个水平都分为两个阶段,一共有六个阶段.
今天,先来介绍前习俗水平.
一、 前习俗水平(0-9岁)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道德观点是纯外在的,依靠家长制定的规则来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
前习俗水平分为两个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在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孩子是通过受到的惩罚和奖励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
这个阶段的孩子怕挨打,挨打意味着他是错的;
也很容易被鼓励,鼓励意味着他是对的。
幼儿园的小朋友珍惜老师发的每一朵小红花,教室里的星星榜对他们非常有效。
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遵从他人制定的规则,没有自我的是非观念,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就随意的表扬或批评,最忌以孩子作为情绪的出口。
做错了没有被惩罚,他将不以为错,没做错而被迁怒,他会以为自己不够好,最可能的后果是这个孩子失去了评判标准。
同样,如果一个家庭中,有的溺爱,有的严厉,孩子同样的行为获得不同的结果,也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小孩子会为了逃避惩罚,获得奖赏而遵从父母定的规则,所以,一个标准贯穿始终很重要。
比如,往车窗外抛物是不对的,那么孩子任何时候往车窗外扔东西都应当被批评:
父母情绪好的时候,好像没看见,情绪不好的时候,就对着小手一巴掌;奶奶说,扔个果皮怕啥,爸爸说,不可以车窗抛物,于是这个孩子只能不停的用行为试探边界.
假使有一天,扔个瓶子砸到人,也不必觉得稀奇,因为他还没确定这个行为究竟是不是错的.
孩子的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辨识有关是非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完全依靠他律,所以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赏,他学会做的每件小事都值得肯定与鼓励;
不要忽视孩子错的行为,及时纠正,该罚要罚.学龄前的孩子最怕挨打,会大声哭喊着说,”我错了,再也不敢了”,
当孩子再大一点,进入了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他辨识是非主要取决于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再严格遵守规则。
有句老话,“七岁八岁狗都嫌”,虚岁的七八岁,正是上一年级的时候。
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会看父母脸色,知道得寸进尺,他顶嘴、任性、发脾气
事实上,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宣告自我的独立存在,并为自己争取利益。
这个阶段,孩子们看待规则不太会考虑公平、忠诚、合理、诚信这些因素,更多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根据可能获得的回报来考虑自己的行动。
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怕挨揍,就把试卷藏起来;
想要小商店的零食,父母不给买,偷偷拿钱自己买;
同学给个小玩具,就愿意帮他做作业;
你对我好我就和你玩,你说我不好,我就不理你……
所以,当孩子为了自己的小利益动脑筋,我们的惩罚变得不是那么有效。
这个年龄的小孩子做错事情,不必上升到道德的角度去评判,也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讲一堆大道理,不如让他明白做错事可能发生的后果。
假如孩子偷拿钱,首先不要简单定性为” 偷”。
这时候,批评教育要有,新闻故事、伊索寓言讲起来,让他知道坏行为不停止,后果将会很严重;
惩罚措施也得有,扣零花钱、扣玩乐时间….,这个随你们家规则,要让他体会到犯了错,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同时,我们应接纳孩子的天性和需求,对合理的部分予以满足,不合理的部分也得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合理。
孩子爱玩是天性,不想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家长就有必要陪伴他做更有意义的事,如果仅靠说教或者惩罚,是避免不了孩子用电子产品打发时间的。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