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禅风 图/网络
有许多大学生勤工俭学,给学校附近的小餐馆送外卖,几块钱一个小时的廉价劳动力,承受着日晒雨淋,双手沾满油腻,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被用来往返于学校和这些餐馆之间。
这样丢人吗?不,一点都不丢人,自食其力反而叫人觉得敬佩。毕竟穷的时候最富有的就是时间了,用时间来换取金钱,看起来似乎很划算。
他们多么的努力啊,又要上课又要兼职,可是努力,是为了这样吗?努力不应该是为了有更好的生活吗?努力不是该有方向才是吗?
或许这些用来“买钱”的时间,不能称之为努力,只能叫做辛劳。因为他们的辛劳,大多花在了没有技术含量的重复性劳动上。
有这样的时间为什么不多看几本书,去考个驾照,去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或者,去做一份更有价值的工作。
才20岁呀,20岁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为什么要受限于校门口廉价且毫无挑战性的束缚呢?
历史学家阎崇年先生与星云大师合著的《合掌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觉悟,往往是因为我们看问题的方法过于绝对,把一切结论都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不容置疑的,缺少圆通、圆融,或另外的视角,也就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
勇于尝试
以1.92米的惊人高度蝉联亚特兰大、悉尼、雅典三届残奥冠军的侯斌,退役后却登上了世界各地的演讲台,成功转型成为了一名超级演说家,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其实侯斌在小时候就有着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他9岁时穿行火车道被轧断了一条腿,16岁在福利工厂搬运纸芯筒时,无意间看到电视里播放的残奥会新闻,便去了体校。
19岁时身高还只有1.55米的他,却豪言自己要跳到2米,受到了许多人的嘲笑,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终于拿到了残奥冠军。
但他不满足于此,后来他又自己考上大学、成为奥运会开幕式火炬手、读EMBA、在联合国青年大会演讲、去过南极、在北极游泳、连续4年徒步戈壁138公里···他还上过国学班、佛学班,每一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挑战自我。
胡适之先生说:自古成功在尝试,勇于尝试,这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星云法师也说:唯有消除“不可能”的局限,一切事才会变得有可能。
正是因为侯斌坚信着人生有无限的可能,并且勇于尝试,所以当别人还在抱怨社会的不公时,他却在不公平中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放下我执
在北大的自习室,常年驻扎着一群专业考研的人。这些人几乎以自习室为家,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每天埋头书本,只为考北大,其中有些人已经考了四五年。
他们很努力,努力得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可怕,因为他们好像扼杀了自己人生的所有其他可能性,只剩北大这一个狭隘的目标,并且认为实现了这个目标就达成了自己的终极目的。
这种想法用佛的话来说,叫我执。我执是造成烦恼和愚痴的根源,它使人的眼界和意识界困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空间里,即使再努力也根本也无法看到世界真正的模样。
我们需要放下我执,以随缘的心态来面对人间百态,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一切随缘就是不烦恼,不执着,不纠结,不狂躁,不忿怒,不嗔恨,不得意,不忘形。
当你能够得之淡然,失之坦然,顺其自然的面对生活时,你会发现曾经的阻碍变得平坦,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也不只有一种定义成功的标准,你可以是一个办公室职员,也可以做一个旅行家;可以是医生,也可以是书店的老板……
不局限于格局,勇于尝试;不执迷于我执,坦然放下,这是佛教给我们的两大生活真谛。
今日彩蛋:
分享法嘉宗智解读何为“放下我执”:
——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无法控制的。
——比如说呢?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什么意思?
——你能控制住自己在读这段歌词的时候不在心里把它唱出来么?
这就是我执。
看到歌词的时候仅仅就是看到歌词,也就放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