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可以邀请人们参与宗教课程的教授工作——然后我们设法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类培训和支持以使这些义工能够胜任各项工作——比如周末研讨会、宗教课程主任培训班等。(指导宗教课程的修女不够)
【我的感想】
志愿服务的领域无处不在,在过去的认知里,宗教有着广泛的信众,志愿者不成问题。但是参与活动和参与“经营”的志愿者是不一样的。
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在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一书中,作者通过访谈,让我们了解不同非营利组织的做法。
采访对象之一:利奥神甫——美国某天主教教会代理主教。
事实是,如果人们适当地被激励——并且是深度的激励,提高能力就成了自身的迫切需求。
【我的感想】
志愿服务的深度激励非常重要,除了个体自我激励,团体激励更是必不可少。
在慈济,志工常常提到“无所求的付出”,有些人会理解为慈济人不需要激励,实则不然。慈济人需要激励,只是激励的方式比较“隐蔽”,比传统的精神激励方式更“无形”。
慈济人的激励,一方面来自创办人的精神感召和感恩,另一方面来自于个体的自我突破与发展。“现在的我和以前不一样”,慈济人经年累月的志愿服务,看似一直在输出,实则也在输入,这些输入不仅提高了个体的能力,也“改造”了三观。
这里也可以说说“孤独”问题,慈济人应该也有“因为极度孤独而去做志愿者”的,但是在长期投入之后,这种“孤独”逐渐淡化,转化为“在别人的需要里看到自己的价值”。如果结合佛教慈悲喜舍的理念,个体体认到他人的“孤独”,就会以“布施”之爱心,做利他之善举。
人们因为极度孤独而去做志愿者。p186
【我的感想】
看到这句话,给我很大的触动。回想最初做义工的原因,就是因为孤独。
一个人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除了同事,没有其它认识的人。
那个时候做志愿者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肯定有一些因缘在,但是这也是后来通过回忆,“拼凑”起来的。
“孤独”这一点,要引起志愿者管理者的注意。因为志愿服务遇到的某些个案,会对志愿者造成心灵冲击;另外志愿者如果遇到什么挫折,都会反过来加深“孤独”所引发的问题(要避免二次伤害)。
在后面的文章当中,德鲁克讲到了“人生规划”、“自我发展”。如果把志愿服务放到整个人生去思考,个体的视野会更开阔。
约书亚是第一个向我阐述这样一种人生哲理的人:“规划人生旅程是你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没其他人可以替你规划。”p224
自我发展应从服务入手,而非通过领导实现。
“希望被人记住的是什么”
应该通过发展自身的优势,增进技能,并把它们运用到工作中来谋求自我发展。
必须时刻记住自己的弱点所在。对工作不要过分苛责,但也不必委曲求全。
要有效地实现自我发展,必须双管齐下。一是不断改进——对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还要精益求精;二是进行变革——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能够关注到变革时机的信号是自我发展的必要技能。
自我发展的途径并不难找,许多成功者都发现教学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的感想】
前些年,我对自己的志愿者“生涯”做了回顾。我通过工作与志愿服务两条线,较好的提升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活动规划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决策能力、危机应变能力等。
“要有效地实现自我发展,必须双管齐下。一是不断改进——对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还要精益求精;二是进行变革——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德鲁克先生的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不管是工作还是志愿服务,一方面我们要保持优良的传统,不能故步自封;另一方面也要进行变革,尝试一些新的做法,或者开拓新的领域。
我最近这几年一直在关注老年人这一块,从养老产业到临终关怀,再到老年心理等。通过给老年人上手机课,又能更近距离地接触这个群体的人。
另外,我深刻的意识到“与人深度链接,是所有领域都必须做的事情”,不管是保险销售,还是做其它工作,都要有“结善缘”的意识和行动。
我可能是骨子里不喜欢“交际”,这是我的短板,必须不时提醒自己。再者我的交际,并不是应酬,而是希望与人为善,共同成长,这样的事情是必须坚持的!
“教学”的工作,也要坚持下去。教学相长,我自己十多年的经历,很好的验证了这一点。今后要把握各种机会,多多做教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