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100种可能》下这本书。看到邹冰昔日的“调皮大王”如何成了我的骄傲这个故事。
一看到这个题目就很好奇,邹冰到底有多调皮,他到底是怎样的孩子,李老师又是如何培养他的,他怎样成了李老师的骄傲。 带着这么多的问题,我看完了这个故事。邹冰是令李老师爱恨交加的孩子,他几乎具备了所有“差生”的缺点,违纪、打架、上课捣蛋、不做作业、成绩糟糕,不接受批评,还顶撞老师,而且不止一位女教师被他气哭,就连李老师也有两件事被他气得发抖。其中有一件就是他手持钢钎到成都十九中打架,第二件事情就是他把不健康的光盘拿到班上传播。
看到这么多的坏习惯,真的是令人头痛。在我的记忆中具备这么多坏习惯的学生好像不是很多,因为我教的是小学生,小学生还不敢乱来,他们多是上课不听讲、捣乱、做小动作,至于打架,有,但是不敢到别的学校打架,和班上同学有冲突的多。面对这样一个“差生”,如果换成我们的普通老师,肯定是非常的烦恼,有时甚至会对孩子打骂,可是李老师并没有,他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谈心,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然后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担任班干部,把他内在的自我约束力激发出来,让他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学生从一个“差生”变成好学生,是有一个过程的。这种过程会反反复复的出现,由好变坏,由坏变好,然后又变坏,又变好,他不是一下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我们老师要看到学生的这一个特点,但当他犯了错误的时候,又耐心地和他谈心,鼓励他,表扬他,让他担任一定的职务,由集体一起约束他。
不管学生学习如何,成绩是其次,我们要教会学生最重要的是品质,一定要做一个善良、正直、诚实的孩子,我们经常说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如果小孩子成绩好,我们就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如果孩子成绩不好,我们就做一个普通的公民,但是我们也不给社会添乱,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看了李老师的这篇文章,我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我们班现在就有两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他成绩不差,但是他做事磨蹭,上课不听讲,经常害这个同学,害那个同学,谁都不愿意跟他坐在一起,上课总是喜欢做小动作,点他的名他也不理睬,打他吧,又觉得于心不忍,看来也要学习李老师的方法,找他谈心,让他担任班干部,用集体的力量来约束他。还有一个学生,他发育比别人缓慢半拍,上课坐不住,上课上得好好的,会突然大叫一声,或者说一个冷笑话。写作业不慢,但是前提是他愿意写,他愿意写时就会比较快,他不愿意写时,任凭你怎么说他,他就是不动笔。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曾经也试过忽悠他,表扬他,碰到他高兴的时候,他会很快地写完作业。当然,前提是这些作业都是比较简单的,难一点的作业他可做不来。但是你讲的作业,他会很快地抄上去,至于能不能听懂不知道。可是他不愿意写时,任凭你怎么叫他,他就是坐在那里不动笔。面对这样的孩子很是头疼。
读了李老师写的故事,我想我们还是多一点耐心,讲究一些方法,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任何人都喜欢得到夸奖,得到表扬。希望我们老师多花点心思,尽可能的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