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大利新冠疫情专项基金拨款300万欧元打击家庭暴力。疫情爆发后意大利实施封锁,家庭暴力案件也激增。意大利反家暴组织称封锁期,男性多会将压力发泄在伴侣身上。

✨我想不仅仅只是意大利有这种情况,更不仅仅只是由于疫情原因才导致的家庭暴力增多。家暴现象一直普遍存在,很多人以为只有被打才算是家暴?并不只是!事实上,家庭暴力远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得多!
✨除了身体虐待,家庭暴力还有精神虐待(削弱自我价值感)、经济虐待(控制财务)和社交虐待(隔绝社会往来)等。与身体虐待相比,其他的形式往往更为隐性,有时候家暴发生时,受害方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遭受了家暴。

✅有些女性长期遭受家暴,为什么不离开?
✨美国研究家庭暴力的心理学家雷诺尔·沃柯(Lenore Walker)博士总结了一个规律:家庭暴力通常会不停地经历一个紧张期—爆发期—蜜月期—紧张期的周期循环。在紧张期伴随着两人矛盾升级的紧张状态和轻微言语暴力;在爆发期伴随着包括身体和心理在内的虐待、威胁以及其他争执、控制。
✨重点是在蜜月期。很多人对家暴的理解有一个误区,认为家暴只有暴力和痛苦。其实不是,很多施暴者在施暴后往往会非常认真地忏悔、道歉、保证下不为例,会殷勤、充满爱意和深情。

✅周期性循环的虐待使得受害者可能对改善关系心存希望,开始给施暴者找借口,即便满身是伤,在极力劝阻她们离开的朋友和调节者面前,她们也会竭尽全力为施暴的伴侣辩解。
✨长期遭受家暴的受害者有一些共同特征。
①缺乏心理独立,依赖施暴者。很多人说长期被家暴的人多数没有工作,缺乏经济独立。其实更主要的是缺乏心理独立,自己不认为自己可以独立生活,害怕自己一个人生活。她们更觉得离开现在的亲密关系去独立生活的痛苦要大于忍受暴力的痛苦。
②存在感情。亲密关系暴力非常特殊,因为它发生在最亲密的关系中,在受到暴力时你觉得非常痛苦,但是在蜜月期你又觉得非常温馨,难以割舍。另外,还有可能是出于对孩子的感情,认为离开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③有很强的认命感和自我辩解能力。当严重的家暴受害者反复经历“试图离开亲密关系,但是失败”的体验后,往往会产生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了、无法改变了的认命情绪。同时,她们往往会给虐待自己的伴侣找到合理的借口来排解,给自己催眠让自己相信。
✨家庭暴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上面只是个人概括了的几个比较普遍的特征。

✅那么,怎么避免身陷这种严重的长期家暴中呢?个人觉得有两点比较重要:
①提升自爱能力。这其实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生命都是趋利避害的,很多长期遭受家暴的人都缺乏自爱的意识。实际上自爱的道理很简单,暂时先抛开两个人有什么关系不管,谁要是打我、伤害我,我跟谁没完!
②保持一定的社会关系。要有可以充分信赖的朋友或其他家人,当你有困难和疑惑时,可以向他们倾诉,寻求帮助和建议;也可以通过专业平台、联系专业人士获得社会帮助。不要因为一时的沟通困难,认为 “其他人都不了解我的情况”就拒绝或者不去寻求来自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