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四岁半了,说起我和她的相处,其实分作了泾渭分明的三个阶段。
1.婴幼儿期(两岁前),聚少离多,她粘我主要是为了吃奶,以及偶尔一种天生的孺慕之情。
那时候我工作忙,压力大,回到家多数时候见她没有得到精心照顾,就总是没来由的生气,一方面觉得自己对孩子分不出太多精力,有些愧疚;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对现状极度不满意,又不知如何改善的郁郁,两厢冲击之下,在家里的脾气当然算不上好。所幸我也不是无事生非的性子,对孩子的任性从不姑息,故而孩子对我又爱又怕,更愿意亲近一心呵护她的嘟爸。
2.两岁到四岁前,我全职陪伴她,对孩子严格教导,重设规矩,孩子对我敬畏居多,亲近偏少。
因头两年爸爸和奶奶一味疼宠,小妞性子越变越娇气,动辄不如意就开始发脾气外,还常常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隐隐有天下之大唯我独尊的小霸王之气。
而我身为天秤座,不说一直处事公平公正,但遇事以己度人还是很擅长的,尤其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对于小妞这样的坏脾气尤其无法容忍,两年时间,也有严词说教,也有适当体罚,但是前提都是要让小妞培养是非观念,以己度人,克制不当的欲望。
故而这两年中,孩子与我并不亲近,可能与我相处会有压力,时刻要关注自己的言行是否不当。但她又是寂寞的,不愿意一个人呆着,故而即便再不想亲近我,日常也没有旁人可以亲近。故而一面约束自己的行为,一面又要努力出彩,以便让我对她能够稍微宽松点。
其实看到这些,我这当妈的心里不是不心疼的。但是孩子正处在2-3岁的敏感期,且眼看着有养歪的风险,我如何敢放松?必须及时纠正过来,那些不当的脾气和习性都得彻底改掉才行,不严厉点,孩子都是极会看颜色的,要是打蛇随棍上,岂不是之前的努力都要付诸流水?
所以宁可一直严苛着直到她把这些正确的是非之念养成自己的价值观或者习惯,我才算可以稍稍放松点。好在近两年的努力也是颇见成效的。
3.上幼儿园之后,我正好也上班了,虽说我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只有晚上,反而比之前都融洽。
我仔细想了想,我俩的关系为啥在我上班后会有这么好的转变?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投其所好
我经常给孩子带点小零食作为礼物,每个收到礼物的孩子都是很容易满足的,孩子对此很感激。在此前提下,就愿意听我的话,也会把我的建议认真放在心上。
2.有可能是距离产生美。
她要上学,我要上班,晚上还要上课。有个白天的时间作为缓冲,下班再来享受家庭亲子时间,我们彼此都很珍惜。
3.之前的是非之念,以己度人已成功植入孩子脑中。
她会体谅大人的辛苦,也不提无理或者难以达成的要求。再加上表达能力比以前进度很多,我们的沟通都能反映出各自的真实想法,以至于我们会认真的听取对方的要求或者意见,从而选择最好的来执行,自然矛盾就少了很多。
再加上小妞在学校学会与人相处后,回到家,与父母家人之间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并体谅对方的难处,还能适时地帮点小忙。孩子觉得她被需要而感到满足与成就感。
当一个人心中充满正能量,看世界也会觉得特别顺眼,故而矛盾就稍多啦。当然完全没有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是非之前,孩子很容易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能够认真听取大人的正确意见,即便心里还是会有委屈感,但是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意见站不住脚了,认错态度绝佳,也会及时改正。
4.给予充分的尊重与理解
一直以来我在孩子面前从来都将她当做可以正常、平等沟通的对象来对待,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并不会刻意去包容或者忽视她的不当之处。这种待遇确实能让孩子积极反思与成长起来。而且她还会主动关怀和体贴人,还经常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这些,对一个四岁半的孩子而言已算难得了,不可过多强求。
综上所述,想要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就看你怎么对待她,做父母的要把得住弦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