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楼

作者: 昇夫 | 来源:发表于2021-09-06 10:38 被阅读0次

    或许是大数据智能推荐的缘故,度娘像是知道我在读红楼梦,每一打开,总能看到一两条有关红楼梦的文章。今天读到的这一篇解读红楼梦,虽有不赞同的看法,但比较起来,比我读得“深刻”。借此,不妨摘抄稍加整理放在这里,作为一种分享。

    一,从表层的世俗意义上看,清醒者是薛宝钗袭人小红。从深层来说,觉醒的只有宝黛。宝黛是一种灵魂的超凡脱俗,相对迷醉于红尘的众生,宝黛是一种反物质的胜利。他们超越利益权力功利欲望的牵绊。对世故之人来说,他们的这种离世姿态不够清醒,糊涂无能。

    清醒也好,觉醒也罢,都是拿现代的个人的眼光来度人事。活到一定年纪,看世界对生活,是不再只是好坏、对错的区分。世事没有绝对。

    对于宝黛离世姿态,对于世俗功利者来看,确实是糊涂的。低能的。我觉得自己就是糊涂的,低能的。但我没有宝黛的空灵。

    二,王一贴世路常惯,玩得得心应手。夏金桂既泼又狠,万人难敌。香菱香消玉殒,冰清玉洁者总是短命,这种逆淘汰真的可怕。

    王一贴,夏金桂者多矣。

    说“冰清玉洁者”总是短命,此话应着一句俗语:好人不长命,恶人祸千年。其实,我想这是一种误解。是个别的例子。为什么个别成了普遍呢?我想是因为,好人死了总让人惋惜,恶人不死反活得好好的,让人心里不平衡。

    现在才发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话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准确的。适者生存,胜的不一定是优(好人),淘汰的不一定是劣(恶人)。所以,才有逆淘汰。我也认为,逆淘汰是可怕的。好比一个社会,善真被恶假淘汰,社会上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人心冷漠,人情味成为笑话,那样的社会能是好社会吗?

    三,探春是清醒的政治家,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讲原则,貌似一身正气,只是少了人情味。薛宝钗政治风范远不及探春,但更精于世故。

    探春在对待舅舅的问题上,我总觉得没有错。支持她一视同仁的态度。不管是谁,按章理对待,没有谁是特殊的,人人平等。我宣扬的是: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坚决反对抵制以权势压人谋私,致公理法度于不顾。正是: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四,李纨和妙玉两人的特点是身上都戴着“锁”,和薛宝钗一样。薛的锁锁住了真性情,放出了世故心机算计。李纨是情欲压抑里的精明和执着。妙玉时时袒露天性,踏入红尘,探出深墙内的红梅即是隐喻。

    妙玉出家本来就是不得以,非自己甘心情愿。主要表现在尘缘未断。恰好是这一点,才让我等平常人能理解她。另外,对于一个真正出家修行的人,是不是就真的六根清净,没有了七情六欲呢?或者说,在言行上,就超凡脱俗了呢?我不是出家人,也没有调查研究,因此不得而知。

    五,贾政也算是读书人。但是僵化教条保守。讲实用,求的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读书跟地位吃饭体面有关。而贾宝玉醉心于情感和形而上的领悟里。

    如今来想,贾政有什么不对吗?就是自己再冷静,说自己怎样高尚,理想抱负之类的话,读书或工作,难道不就是为了地位吃饭体面吗?至少,首先是这样。“温饱”不能解决,贾宝玉怎么去醉心情感和形而上的领悟呢。

    六,张道士薛宝钗袭人系出同门,是一个老师教的,都是社会上标准的明白人,会做人。这样的会做人,这样的情商是会变现的。一个穷孩子的奋斗史,是社会的堕落还是自己的坚韧不拔?

    ……

    七,妙玉续完黛漆两人的凹晶馆联诗,可见妙玉才华馥比仙不是盖的。妙玉进入空门是因为拼不过命,进入槛外,更像是治病的偏方。孤冷的个男性不是看破红尘,而是青春过年华经历波折的应激反应和深感悟佛理又青春深意的一种离世之姿。

    ……

    八,贾政和唐僧都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庸,没什么本事。但有德行,有社会褒扬的个人修养。看似无用,却流毒千里。孙悟空和贾宝玉就是异类。他们不符合社会常规,破坏世界平衡,所以带上了紧箍咒。父亲活在正统的世界里,儿子天马行空,父亲的爱和苦心是儿子最大的桎梏,这样的父子真是冤家。

    ……

    九,贾府贫乏的政治头脑,只有送女入宫这一条政治投资之路。然元春,从省亲可以看出,是性情中人,城府浅薄,缺乏政治深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红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oj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