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充满活力,科技进步加快了生活节奏,科学发现使一代人的精神状态感到不胜自豪……城市一年比一年美丽,人口一年比一年多……到处都有新建的剧院、图书馆和博物馆……谁买一栋房子、买一本稀世的藏书或一幅画,就会看到行情不断上涨……从前,只有享有特权的人才到外国观光,而现在,银行职员和小工商业者也都到意大利、法国去旅行……

一段普通的日常生活描述?不,这是茨威格笔下的一百年前的欧洲。正是在这样安宁祥和一如田园诗一般的美好日子之后,欧洲进入了连绵战火,茨威格作为一个奥地利犹太人,即使拥有举世名望也难逃迫害,作品被禁,家里被搜查,不得不挥别祖国,四处辗转,最后栖居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在1942年2月22日和爱人双双服毒自杀。

“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
茨威格留下遗言,带着对世界深深的失望,或者绝望,主动做了告别。如果把时间继续倒回50年,狄更斯笔下: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狄更斯《双城记》
再回到此刻,看看隔离在家的自己,看着上海已破9万的数据,看着吉林居家28天的旧闻,会不会有点恍惚?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常常被许多现实问题困扰和迷惑,不知道何去何从。但其实,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每一个时代相对于过去的时代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一百年前的欧洲,或者继续倒回,每一个时代相对于它们的过去而言,都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我们今天所面对的问题,都是过去曾经面对过的,其实并没有多么新奇、多么特别、多么不可理喻。

只是对于此刻的我们来说,我们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接受而已。
而糟糕的是,我们这一代人,远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娇贵。一代比一代更加娇贵,如果说80后已经成为婴儿潮,90后失去意义感,00后个个混不吝,10后则可以活在元宇宙。
恒纪元:每天太阳固定升起,自然万物可预测,生机勃勃,每天稳定祥和。
乱纪元:不知道明天有几个太阳升起,如果是9个可能文明毁灭,如果是1个皆大欢喜,为了避免9个太阳的可能,每天晚上睡觉集体脱水保存生命,第二天1个太阳充水开始生活工作,如果是9个太阳继续躺平1天等待下一天的到来,如果持续9个太阳,就持续躺平直到1个太阳的时候充水醒来。
茨威格的故事是真的,狄更斯以真实生活为场景创作,大刘的《三体》则发挥了科幻小说家的想象。但他们都在告诉我们真实世界的法则:
- 1、我们所经历的变化,人类史上经历过无数次,太阳底下无新事。
- 2、我们经历过的和平年代,已经足够长,长到几乎已经是人类史上最长的经济繁荣生活和平的时期。
- 3、世界本就在恒纪元和乱纪元之间反复震荡,周而复始,面对是迟早的。
今天有没有好一点?有的,每天,都在适应无常的过程中接受的更多一点,数字增长,变化无常,接受度越来越高。就像醒来知道是9个太阳的三体人,大叫一声脱水,献出自己的生命,保存了脱水躺平等待下一天的生命,我们也一定会扛过去。
但依然不适应,不甘心,为什么偏偏让我们全赶上。以前说“活久见”带着点见过世面的调侃,现在彻底不愿“活久见”,原来每天都一样的现世安稳,是那么美好而珍贵。只是,再也回不去了。而现在要面对的问题,依然非常具体。
具体到,每天都需要靠写字抚平沧桑的灵魂,而且,还不知道明天又有什么新的“活久见”。
但一如必须给自己打鸡血一样,最后的收尾只有一个选择:选择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不管要多久,都会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