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洞庭湖与诗人1

洞庭湖与诗人1

作者: 墨砚琴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5-09 23:07 被阅读0次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在荆江南岸。从古至今,众多文人墨客写过关于洞庭湖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两首,莫过于唐代两位大诗人的作品。

一首出自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与王维并称为“王孟”的孟浩然(689—740)。

临洞庭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写于733年,那时作者44岁,游历长安,欲在朝廷谋得一席之位。

当时要入仕,除了参加选拔考试,还可通过毛遂自荐的方式,向重要人物送上自己的得意之作,期盼获得对方的认可,最终选择主动推荐自己。这种方式被称为“干谒”。

孟浩然的这首诗正是一首“干谒”诗。

那年,朝廷的丞相正是大名鼎鼎的贤相张九龄。张九龄本身也是一位文采飞扬的诗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温暖无数游子的千古名句正是出于他之手。

能写出这么惊艳诗句的诗人,其鉴别诗歌的品味必然也别具一格。

孟浩然为这次干谒做了充分准备。他与张九龄曾有过交往,甚至交情还不浅,他熟知张九龄的喜好,于是选择将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作为诗歌背景,渲染气势,烘托文采,将自己想要入仕的理想暗藏于诗歌中,不卑不亢,表明心迹。

那么,他成功了吗?

如果从张九龄的反应来看,不出所料,大获成功。读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张九龄大为赞赏,赞其想象力新奇,大开大合,将洞庭湖的烟波浩渺与气势磅礴,如一幅水墨画卷般呈现于眼前。于是,惜才如金的张九龄极力举荐孟浩然。

可惜,即便有丞相的举荐,不太会考试的孟浩然还是未能中榜。所以,如果从结局来看,其入仕的理想未能实现,此举以失败告终。

于是,孟浩然只能怅然而返,自此与仕途渐行渐远,走上了一条彻底回归山水田园之路。

而这条路上恬淡又壮丽的风景,正好与他纯粹又豪迈的天性相符,逐渐让孟浩然痴迷沉醉,激发他文思如泉涌,才情勃发,创作了一首又一首令人赞不绝口的美妙诗歌。

福兮祸兮?世事经历很多时候如洞庭湖上浩渺如烟的水汽,水天一色,青霭入看无,当下谁能看得清,说得明?

唯有时间,能给予最终答案。身在其中的人,最明智的做法莫过于,珍惜当下,修身养性,韬光养晦,敬候佳音。

坐观垂钓者,无关羡鱼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洞庭湖与诗人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ps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