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就像大多数家庭一样,爸爸妈妈上班,奶奶接送孙子。虽然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育方式不统一,生活习惯有差异,但总体尽量维持着平衡,而这种平衡关系,让女儿生活在一个看似风平浪静的港湾。
爸爸上班,全年无休,每晚经常工作至凌晨回家,此时女儿基本上已经睡着。唯有早上起床,他俩同时清醒着。因为公司与家里相隔甚近,有时回家吃晚餐,他俩也能碰上面。
因为这少得可怜的相见时间,我也是奋力为爸爸寻找存在感,免得让爸爸这个角色失落在女儿的世界里,而缺少父爱。比如家里不少绘本都是讲孩子与爸爸的,并与她回忆跟爸爸在一起的点滴,加深她与爸爸的印象。
而我为他塑造的形象也是,爸爸很勇敢,什么都不怕,力气很大,尤其是画画,画得特别好。除此之外,我也说不出还有什么优点。每次有东西很重,女儿拿不动,我也假装拿不动,女儿便会说,“爸爸的力气很大,爸爸拿得动”。
偶尔晚上回家早一点,或等晚餐的间隙,我会安排老公跟女儿画一会儿画。女儿也喜欢与爸爸画画,因为她要求爸爸画什么东西,爸爸都能画出来,而且画得挺像那么回事儿,这让她很自豪。
我天生手残,虽然也常常被她要求画这画那,但四不像,唯有轮廓而已。当然,最重要的是陪伴,而不是教画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7272068/e016846cd045a04a.jpg)
相对于爸爸,我的时间相对宽裕点,至少能正常上下班,即便加班,也可以在家进行。所以我在家的时间,绝大部分都给了她。而她在缺少玩伴的情况下,便让我做她的玩伴,即便她与其他小朋友玩得疯狂,我也须在一旁相陪。
正因为这份陪伴,女儿与我的关系更亲密,胜过爸爸和奶奶。很多小事,她都要求我去做,比如拉裤子、泡奶、拿东西。即便我当时在加班,而奶奶有空闲。
关于更爱谁的问题,爸爸总想超过我,而我也想超过他。其实不需要女儿说出答案,我也清楚。
有一次,朋友问我女儿:“你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女儿不偏不倚,两不得罪,回答:“我喜欢爸爸和妈妈。”
昨日,爸爸早早地回家了,躺在床上玩手机。女儿叫爸爸别玩手机,爸爸为了以身作则,关闭手机,给女儿讲绘本。女儿听得很开心,也很满足,是幸福的模样。
爸爸为了证明自己讲绘本更有趣,又问女儿:“喜欢妈妈讲还是爸爸讲?”女儿又是不偏不倚,两不得罪,回答:“喜欢妈妈和爸爸讲。”
这么一说,似乎爸爸和妈妈同等重要,我与爸爸的“争夺战”打成平手,但前段时间,女儿的一段话,让我心花怒放,自豪了许久,也感动了许久。
![](https://img.haomeiwen.com/i7272068/b88933ef402584cf.jpeg)
我们去清河市场买海鲜,女儿独自坐后排自己的安全座椅内。我们聊起了天。爸爸鬼使神差,又让女儿做选择题。他问女儿:“你要不要换妈妈?换一个漂亮妈妈。”
女儿沉默,没有回答。我回头重复问了一遍:“要不要换妈妈?”我也想看看,她会怎么回答。她摇了摇头,一个字也没说。
于是,我也学着爸爸问她:“那要不要换爸爸?”没想到,她非常干脆,小声地说:“要。”
听了这话,爸爸不淡定了,他不解地问:“为什么?”他一直认为自己那么拼命地工作,是为了我们,为了这个家,我们应该感恩。但小孩子就是这么简单,谁让他刚刚起了这样的念头,问了这么让她难以抉择的话。
“换漂亮爸爸。”爸爸完败,女儿生生地为我扳回一局,也是对爸爸的回敬。
平时,无论我心里多么难受,我都不会在女儿面前说其他家庭成员的坏话,也努力营造家里每个人都爱她的气氛,更不会让她面临两难选择。因为我觉得大人看似一句玩笑话,但孩子可能会当真。偶尔一两次,可能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若总是如此,她可能也会埋下怀疑的种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7272068/22bab932c47af67f.jpg)
有一次更过分,我们从医院回家,说起“七年之痒”的问题,他说还没“痒”,我说,“但我对你已经没感觉了”。这下他气毛了,从女儿那里寻求安慰,对女儿说,“妈妈不喜欢爸爸了,妈妈怎么能不喜欢爸爸呢”,结果把女儿惹哭了。
这时的他,拉女儿当同盟军,我咋觉得那么讨厌呢,最后非逼得我说,“妈妈还喜欢爸爸”,才止住女儿的眼泪,让她重新展露笑容。
感觉我与爸爸的“争夺”从不会停歇,而这就是我家的亲子关系。我也常常跟朋友说,我经历的是丧偶式婚姻和丧偶式育儿,但爸爸又总在寻找着存在感。或者也是知道自己在家庭的边缘,所以总是耍一些“把戏”,让我们关注他,同情他,爱他。
我也不知道这是否就是生活,生活馈赠我们的,似乎只有无尽的“折腾”,“折腾”到最后,心如死灰。女儿是“调剂”,但也是悲哀,因为她还要重走我们走过的路。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