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和学生弄得疲惫不堪,看彼此像有血海深仇似的。教师,可以用权威,发泄自己的恶劣情绪。而学生就只能作为被动承受着,可以想象,换根板凳坐一坐,孩子的心里有多么无奈,有多么痛苦,甚至有多大的怨恨呢?只因为不敢怒又不敢言!
有时候,我在想:孩子们为什么要为教师的坏情绪买单呢?教师自己管控不住自己的情绪,反倒还是孩子的错了。
因此,教学6年,前两年我会带着情绪教学,有时候也会无缘无故发火,结局是两败俱伤。虽然没有过激的言语和行为,但总会让大家心里有点不爽。只是打着“爱学生”的旗号就无所忌惮!实则是自己对自己的无能的恐惧和焦虑。
后来,自己通过学习,通过“换根板凳坐”的思维,每一次的行为和语言都更加去考虑孩子。更加尊重和理解他们,就经常多问几个“孩子凭什么要这样做?”这样下来,会发现一件事儿真的有很多种解决方法。多为孩子考虑,多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去吸取教训,这点才是更加重要的。谩骂和怨恨孩子们,只会撕破彼此信任的情意。
慢慢地,越从“自己喜欢教师的样子”和“孩子们心里想的”这两点出发,自我的教学方式和态度就会改变,教学会变得更加柔和,而非暴力!
我最爱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共情”。
我希望孩子们做成怎样?而我答应的孩子们的事情也会一一做到。当他们没有做到的时候,我会露出难过的表情,甚至还会默默地哭几滴眼泪!然后就用无言来对付他们!(孩子们懂得自己的问题,后续就会有所改观!而我在课下神情就完全改变。在孩子面前必要的装,有真实情感的装,是必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