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鐘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20:47 被阅读10次

        [宋]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鐘。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此词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上阕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下阕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梦境再现。闻鐘梦觉,只西风满窗而已。

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鐘》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上阕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下阕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梦境再现。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鐘》描写的是人到中年,有些凄凄惶惶心态。

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鐘》这首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鐘

上阕“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英雄惜英雄的怅然,刘邦和秦始皇的时代,是他认为两个英雄豪杰辈出又命运起伏的时代。

古今往来的英雄们,为时间的流逝而淹没,但是心中的宏大梦想缺不曾忘却,字里行间中作者为国家舍身立命而不达的情怀更加让人感慨。

上阕首句“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有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悲凉、沉郁。“雨打风吹”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此处表达出作者舍身报国决心的坚持。

下阕“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鐘,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后阙是写少年梦被山僧撞破,惊醒后难眠,却连鐘声也听不得,只有西风呜咽。

虽然表面上看是想逃避现实,实际上作者丝毫没有忘记国家大事,时刻想着的还是报效国家。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卷地西风“更是突出看当时严酷的现实。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在于联想与造境上。丰富的联想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使跳跃性的结构显得整齐严密。

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涛大起大落,通篇蕴含着开阖顿挫、腾挪跌宕的气势,与词人沉郁雄放的风格相一致。

相关文章

  •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鐘

    [宋]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

  • 辛弃疾:老僧夜半误鸣钟?不,那是幽冥钟

    辛弃疾:老僧夜半误鸣钟?不,那是幽冥钟 皆仁法师 辛弃疾曾经在他的《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中写道: “身世酒杯中。...

  •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

  • 地书(35):身世酒杯中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宋代: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

  •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宋、辛弃疾)

    巜中国诗歌集》CKA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

  •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赏析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

  • 每天读首诗词: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今天,我们读的这首词,是南宋辛弃疾写的《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

  • 浪淘沙·颂今(原创新韵词作)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宋·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

  • 夜半鐘聲。

    這是第一次在凌晨三點依舊沒有睡意,因為生活中突然闖進的一個人。而這個人,卻是永遠也不可能得到的人。 他變了,變得更...

  • 夜半鐘声

    读经典 写经典 裴洪顺书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ti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