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慎(1775~1844年),字三企,号礼堂,新野县新甸铺镇齐家人。齐慎祖籍系山西平阳府荣河县(今山西万荣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居新野淯西之白虎电(今齐花园村)。三世齐本为明代王府典仪,五世齐凤为明锦衣卫千户,六世齐世云为明弘治年间举人、浙江嘉兴知府,七世齐华明正德年间贡生、河北武清县主簿,八世齐场明嘉靖年间举人、河北南皮县知县,十二世齐世友由齐花园迁居今新甸铺刁河堂。

齐慎为十五世,后因战功诰封祖父齐琦(十三世)和其父齐清柱(十四世)为振威将军。此时因族人众多,遂形成刁河堂齐家。齐慎自幼习武,二十岁中武秀才。嘉庆元年(1796年),齐慎协助清兵镇压王聪儿领导的白莲教起义军。1800年,任清兵易州营把总。1805年升为陕安镇标左营游击。1813年9月随参赞大臣杨芳镇压滑县李文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后又参与镇压陕州(今三门峡市)刘二和麻大旗起义军。在多次参与镇压反清的农民起义中,先后升任西安、陕安两镇总兵。

道光元年(1821年),任甘肃提督。次年,西宁插帐番部骚扰黄河以北地区,齐慎率军大败香部,迫使其安守游牧。
1826年,新疆维吾尔族贵族张格尔在英国的驱使和策划下发动叛乱。清政府派杨遇春率领大军前去镇压,齐慎受杨的节制为侧翼将军。经过一年多的征战,到1827年12月,清军最终粉碎了这次叛乱,张格尔被俘。齐慎也在乌什卡(今新疆乌什县)生俘其张的属将大头目库图鲁克。

光绪皇帝闻报后十分高兴,亲自召见齐慎,对其大加赞扬,赐勇号日:强谦巴图鲁(满语,大勇土之意),并命绘齐慎像人紫光阁,亲在画像上制赞道:
新野武庠,滑县击贼;
提督两省,忠贞报国;
乌什防边,擒剿出力;
大头目谁?库图鲁克。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3月,齐慎以参赞大臣的身份率川兵抵粤抗英。驻守佛山期间,惩办汉奸,操练人马,增筑炮台,迫使英国侵略军放弃了进攻佛山的计划。1842年7月,英国海军从上海、宝山沿江西上。同月11日.齐慎率将士700名,自苏州日夜兼程,于13日抵镇江,与湖北提督刘允孝同驻守城外。19日,英舰56艘直达瓜洲河口。21日,英军7000人,在军舰掩护下,分三路登岸入侵镇江。齐慎一面命刘允孝率部据扼要地势,互为犄角,一面亲率千余人,正面迎敌。他身先士卒,率众冲入敌营,击毙英军头目和士兵多人。战斗自晨至晚,终因敌强我弱,镇江失守。他退居新丰后,仍日夜筹思收复镇江。曾选派300精兵,乔装樵夫、菜贩,身藏短刀,突袭敌营,使英军受到很大震动。

8月29日,中英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齐慎视为千古奇耻,坚决反对。10月,齐慎被夺去前线兵权,调回四川。回川后,他仍每日操练军队,研读兵书,以图日后报效祖国。终因积劳成疾,于1849年5月15日含恨病逝。追封太子太保,谥号勇毅。综观齐慎一生,前半生主要是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其间也率军平定了一些少数民族首领的叛乱活动,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齐慎尽到了一个将军的职责。其后半生,也就是在鸦片战争前后,齐慎报国抗英,英勇奋战,堪为民族栋梁。《清史稿》中有《齐慎传》。近几年又陆续发现一批记述齐慎生平的碑刻《墓志铭)》、《神道碑铭》等,上面记述齐慎“公状貌魁梧,喜读书,终日振襟无倦容,性廉洁能甘淡”、“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齐公兼之矣”等。都为研究齐慎的历史功过提供了重要史料。子齐重义,官至户部主事;孙齐伟,任湖北省大冶县知县。(《清史稿》卷三六八有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