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
暴力少年:我亲历的血腥童年

暴力少年:我亲历的血腥童年

作者: 爱睡觉的邓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6-12-16 16:03 被阅读172次

    不建议太敏感的人看,会引发歧义!

    两千年初,我们镇中学发生了一起杀人事件。

    死者汪某是一名读初二的学生,我小学同学的弟弟。凶手刘某是他的同班同学。

    凶杀案发生在下午。

    当天下课后,刘某非常平静地把汪某叫到操场,说要了结恩怨。汪某没做多想,径直跟着刘某来到约定地点。突然,刘某掏出匕首用尽力气朝汪某胸口就是一刀,迅速拔刀,再捅第二刀……两刀不偏不倚扎中心脏,汪某当时就不行了。

    刘某看汪某倒下后,平静地走到离我家四百米的派出所投案自首。很快,这件校园凶杀案成为我们镇重大的热门新闻,走到哪里人们都议论纷纷。伴随着讨论,杀人事件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死者汪某身材高大,在同级学生中很霸气;凶手刘某个头瘦小,平时沉默寡言。

    两个人的仇怨是从小结下的。在没有转到本镇中学前,汪某就长期欺辱刘某,动辄拳脚相加。最凶狠的一次,是汪某把刘某堵在村口小桥上,跳起来猛踢,把刘某踹到桥下的水中。我们这里河水深不足20厘米,河多尽是卵石,从一米多高的桥下跌下,对身体危害很大。

    刘某性格内向,一直隐忍不发,终于在初二这一年,积压的仇恨到了无法自控的地步,就实施了致命的复仇计划。

    两千年初,没有校园“凌霸”一说,但这是一起典型的校园欺凌事件导致的悲剧。凶手刘某不是本村人,后来听说是被判了九年,前几年听人说,他因病死在了监狱里,具体结果不得而知。但,无论是当事人的人生,还是两个家庭,都被那桩命案毁掉了。

    我不想评判这里面的是是非非,只是在想,如果当时学校监管严格一些,家长多关心自己的孩子一点,悲剧有很大几率不会发生。但这起事件里,双方家长的形象是缺席的,学校的责任也推的干干净净。

    我亲历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在四年级。

    90年代的乡村学校,女生下课后就跳皮筋、跳房子;男生下课后就是玩打沙包、捉土匪,剩下追逐打斗胡乱跑跳一通。这些游戏拼体力和胆量,玩游戏时,难免发生一些暴力摩擦,打架是常有的事情。

    由于一到六年级全堆一个校园,武力值鄙视链上自然是六年级瞧不起五年级;五年级瞧不起四年级;四年级瞧不起三年级.....有时候,三四年级的霸王太嚣张,五六年级霸王看得不爽,就抓过来压在身下揍。

    我有个同学喜欢打人,调皮捣蛋。有一次玩游戏时冲撞了六年级学生,该学生个子高大,心黑手狠,他见我同学在身下挣扎,还骂骂咧咧,顺手折了一根尖细的竹签,生生往我同学大腿上插,我同学当时就服软了。

    六年级高个尝到暴打小朋友的快感。很快,又打了三年级的小强。

    小强比我大两三岁,家庭情况特殊,耽误了上学时间,比我低一级,我们两家隔河相望,上学时常同路。

    他性格倔强,比较孤独,时常有人想欺负他,都被他强硬的性格顶撞回去了。

    六年级高个看他不爽,有一天放学后,上来就把他踢倒,双膝把他抵在地上,边扇他耳光边骂,大约就是骂服不服整死你之类的。

    第二天,小强把他爸叫到学校,他爸提一根钢管,面无表情,让小强去把高个子叫到校外路边。

    当时,我们刚吃完饭回到学校,还没有开始上课,一起围观了这次惊心动魄的场面。

    高个子可能仗着自己人高马大,竟然来了,等他发现小强爸提着钢管时,就知道问题不对了。

    小强他爸只问了一句:你为啥打我娃?

    我们都以为小强他爸会出手制服高个子,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我一生难忘。

    小强有了父亲撑腰,悲愤的情绪难以自控,边哭诉高个子的罪恶行径,边踢打他的身体。特别伤心的时候涕泪交加,就把鼻涕眼泪往高个子身上抹。突然,小强手中多出一把小匕首,他往高个子身上吐口水,再用小匕首捅高个子大腿。我当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我很担心捅出人命,还好高个子裤子厚,一直没捅穿。小强哭一阵、骂一阵、打一阵,高个子一声不敢吭,任凭小强辱骂殴打,只是小强把匕首捅过来时,他浑身颤抖,会疼的打趔趄。

    后来,小强打累了,也流不出眼泪了,事情才罢休。

    在这次歇斯底里地还击之后,高个儿再也不敢欺负小强了!

    前面两起暴力冲突,都是带血的,也有不带血却记忆深刻的。

    班上有一个家底优渥的同学,姓姜,个子不高,父母是乡镇领导,他学习好,不怎么合群。

    有一次,六年级的徐姓同学摸了一下他的脑袋。看清啊,不是殴打,不是推搡,仅仅是调皮地摸一下脑袋。姜同学反应极为敏捷,双眼扫描到地上一块鸭蛋大的石头,拾起来直接朝徐姓同学砸过去了。第一下没砸中,追过去,捡起来继续追着砸,眼看要给徐姓同学脑袋开天窗,徐姓同学开足马力落荒而逃了。

    你懂的,学校里没人敢欺负他。

    我自己也曾是大混蛋,一次我在课堂上公然挑衅语文老师,被老师一顿暴揍,我抽噎着趴在桌上写做作业,一个女同学嘲笑我,我的愤怒瞬间到达顶点,冲过去就打,打得也很重。

    等中午回到学校,女同学的妈妈来了。她手里拿着桑树条,连着抽了我很好几下。我感到非常疼,也很沮丧。我知道自己活该,同样的事情没有发生过第二次。

    以上的事件都是真实的。如果你觉得这些事件和你的生活没有半点关联,那么,恭喜你——生活在文明有序的环境,少接触一些赤裸裸的弱肉强食,你的世界会更美好一点。

    前面说到的小强,他上完小学就退学了。十几岁就去外面打工,经历过很多常人无法经历的事情。前两年再见他时,他已经是个老板了,做了一些建筑项目,据他自己说有几套房子,还有上千万乱七八糟的投资。我不知道他具体怎么发的财,但是我相信,一个没背景、没文化的少年闯荡世界,勤劳、聪明、运气固然最重要,拳头也是不可或缺的。

    (关于小强,我去年在公众号写过一个故事,就是以他的身世写的,里面只有城市部分是虚构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如果青春带血,你能在黑暗中全身而退吗?)

    见过很多次校园暴力,我发现了一些拳头的道理,比如敢拿刀玩命的人,正常人都怕;二是不要轻易惹事,但还击要凶狠。这些社会经验多是建立在弱肉强食的事件上,这让我的世界观某些部分显得很野蛮——弱者必然要被欺负。

    我发现,那些不合群的、沉默寡言的、呆板的、软弱的、邋遢而自卑的,更容易遭到校园暴力攻击。

    这些容易被攻击的特征不受身高体重的影响,哪怕你学习很好,若是懦弱不合群,照样挨打。或者身高马大,却邋遢自卑,也会被欺负。还有经常被父母家暴的女生,男生也更喜欢欺负她们。

    总之,一个精神层面表现的弱势的人,被欺凌的几率远远大于精神层面强大的人,我小学期间见过的经常被欺负的都有这些特征。如果你有反抗精神,在被欺负时第一时间呼叫、还击、向家长或老师当面告状,哪怕你外表再矮小,被欺凌的机会都很小。

    是的,我的意思就是——反击是避免被欺凌的最好方法。反击最好在被欺凌的第一次就实施,并且告诉家长和老师。如果武力上不能战胜施暴者,立马求诸老师和家长帮助,不要担心施暴者威胁你告诉老师就如何如何。遇到这种情况更应该告诉老师和家长。因为,他们威胁你正是因为恐惧。

    不过,文明的家长们可能反感,他们对文明的期望过高,不想让孩子染指暴力,哪怕孩子武力自卫也会不符合他们优雅文明的期待。他们更希望通过规则的约束,或者经济上的奖惩措施解决问题。

    可我觉得并不乐观。普通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伤害。受害者如果没有实施有效反击,愤怒会持续压抑着得不到释放,若孩子不懂得用阿Q精神自我胜利,那接下来很可能要被恐惧感吞噬,或活在难以言说的沮丧里。

    而且,就算把青少年保护法完善到无孔不入、学校的摄像头延伸到厕所的每个角落、同学每日相见都行作揖大礼,校园欺凌事件也不会消失。就像这个世界或明或暗的丛林法则一样永远存在。

    即使学生没有在学校里经历过弱肉强食的欺凌现象,等进入社会上之后,依然要面对隐性、半隐性,或者更为残酷的丛林法则。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消解内心的屈辱和挫折是成长必不可少的部分。

    孩子遭遇不公需要父母和学校共同维护正义,若孩子自己不能够理直气壮面对欺凌者,那么老师和家长的保护也不可能消解他内心的屈辱和自卑。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当事人即使不能在武力上反击施暴者,也一定不要在精神上屈服。

    如果你第一反应是哭泣或沉默,那么,他们第二次欺负你的可能性就很大。作为同龄围观者,他们一定程度上会认为施暴者是坏孩子,同时,他们也并不喜欢懦弱胆怯的人。

    长大后,我多次自嘲过,像我们这种在暴力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变坏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早早接受了社会给的惩罚,如果当时所有的暴行都没有被及时反击,大概很多人会在监狱里度日吧。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其著作《灵魂的黑夜》中说:“当人们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愤怒的情感时,它就能为一个人和一种关系做出很大贡献;但是当愤怒被遮掩隐藏起来时,它的影响则正好相反。”

    精神分析学派的武志红也发表过观点:强大的好人能释放由愤怒催生的攻击性,在欺凌面前选择压抑和沉默,才是人性的堕落。后者酿造的痛苦远大于攻击本身。

    那么——

    当面对欺凌时,选择还击吧,在你的愤怒还没有化作压抑与屈辱之前,在你的正义还没有变成邪恶的报复之前,在你的拳头和语言还没有妖魔化成尖刀和毒药之前。

    但是

    但是

    但是

    如果你是那种把别人任何程度的不友善行为都当成欺凌的人,请不要想着还击,先考虑一下父母在教育时出了什么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暴力少年:我亲历的血腥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wn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