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

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

作者: 一颗小米粒 | 来源:发表于2023-04-13 06:34 被阅读0次

这是一本书,就叫《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恰恰自己也很想找人聊聊,苦闷之余,被书名所吸引开始阅读,历时十天约八个小时读完第一遍。

它同前些天阅读的《寻找百忧解》不同,《寻找百忧解》写的是精神科医生与手下病患的故事,这本书是心理咨询师与咨询者的故事,二者都属于治疗,但前者的结局绝大部分是无望的悲观的,后者的结局或多或少都会变好一些。

这是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书中,有四个来访者: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一个三十多岁、刚刚结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如不好转就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同时本书作者、治疗师本人也是一个:寻求帮助者,单身的职场妈妈,四十多岁时失恋,几乎崩溃,于是她也找了一位心理咨询师。一共五个人的故事互相穿插。

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细腻具体,它让我们发现:无论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是我们生而为人都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生活本就是不确定的代名词。

作者认为:“我们如何改变”的答案藏在“与他人的相处之中。”她提出:“所有困境都有出路,人的改变是在关系中发生的,心理治疗既需要自我觉醒,又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两者不可或缺”。他人即地狱,但有时真正难以相处的,是我们自己,有时自身即地狱,我们是自己的“绊脚石”。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是理解真正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当自己不再与自己纠缠,所处的一切关系才会顺利。

心理咨询有什么作用?答案是没有用,只是有一个安全的地方,一个愿意倾听的人,人们可以讲述痛苦,心里得到告慰。虽然人们期待人生存在某些标准答案,期待心理学为人生提供万试万灵的解忧良方,心理咨询师也许在专业学习中已经提前获知了这些答案——至少有通往答案的“办法”,但真相令人失望,心理咨询师也是无能为力的。最核心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一条:你没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承认本身,就是最隐蔽也是最关键的改变,拯救我们的只有直面的勇气。

“所有的洞察都只是心理治疗给你的安慰奖”。意思是:即使你拥有世上所有的真知灼见,但如果你在治疗之外的现实生活中不去做改变,那再多的洞察,甚至治疗本身都毫无价值。

因此,心理治疗是围绕着结尾来构建,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对自己当前的困境负责,帮助来访者窥探自己的防御机制背后影藏的问题,改变和过去、未来的关系。心理治疗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自己的情感焦虑,他们也不是万能的,只是循循善诱去引导来访者打开自己的心房,帮助他们听到自己内心的发问: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的出路在哪里?去正视和面对自己的问题,促使他们自己做出改变。逃避不是办法,只有走出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栅栏,真实世界才会有真实的反馈。

李松蔚老师在推荐序言中说,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灵魂的方寸之地一寸寸探索。越往下,越是晦暗幽深,于无声处听风雷。没有人经得起细究,普通人的表面痛苦之下,都隐藏着更接近本质的东西,或者刻意隐藏,或者没有觉察。

荣格说过:“人们会想尽办法,各种荒谬的办法,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灵魂。”但“只有面对灵魂的人,才会觉醒。”

这本书提醒我们:不要心存幻想。这个世界没有奇迹。你无法逃避你所遇到的痛苦,心理学也不能提供任何幻想。聊一聊的好处是什么呢?当鼓足勇气说出来,一切看起来虽然没有变化,痛苦依然还在,但实际上看到问题存在,就已经改变了面对问题的态度。当痛苦终于被言说,才能获得最基本的勇气,去看、去感知、去信任。交谈让我们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痛苦,也接纳我们用来逃避痛苦的徒劳无功的尝试。等做好准备,它会转化成更积极的行为。

书中有几句话对自己有启迪:

安德鲁.所罗门在《走出忧郁》中写到:“抑郁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维克多.雨果说:让黑夜降临我们内心的,也会留下星星。

亚隆提出生活的4个终极问题:死亡、孤独、自由、无意义。

有时我们渴望别人的原谅,只是为了自我满足;我们祈求别人的原谅,只是为了避免自己原谅自己,因为自我原谅更难做到。

痛苦可以起保护作用,持续的抑郁也可以是一种逃避。

隐私,是每个人在一段健康的感情中都会需要的心理空间;而秘密则源自羞愧,常常会腐蚀一段关系。荣格把秘密称为“心灵毒药”。

如果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富有弹性,那我们就会像是煮到全熟的鸡蛋——即使掉到地上受到震荡,也不会完全破裂,不会把周围搞得一塌糊涂。

生活的本质是变化,而人类的本性是抗拒变化。

你越是愿意认识到自己的脆弱,就越不会害怕。

失败是生而为人的一部分。

即使到了七十岁,你的心已然会像十七岁时一样脆弱,容易受伤,充满渴望与激情——这些因素都依然对你产生巨大影响。坠入爱河的人不会老。

我们大多数人心里都会有个“他们”,即使没有谁在观察我们的生活,我们总以为他们在看。而真正关注我们的人——那些真正能看透我们的人——他们根本不在乎我们伪装的自己、那个我们表演出来的自己。

自由并不在前方,而是在我们内心深处。

读完本书,心里很安静。我在与这本书聊天,这本书在与我聊天,很温馨的陪伴,里面处处有自己的影子。

只是,很想和您聊聊。

相关文章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不管生活...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欢迎来到荷兰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作者:洛莉·戈特利布 上一篇——《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到处都是“蠢货”[http...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到处都是“蠢货”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作者:洛莉·戈特利布 上一篇——《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当痛苦可以被言说[https...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这本书写的很好,我喜欢看实体书,在上面做批注。今天看到了168页。唯有看书能解惑。 发现一个小方法,平常看书时总感...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这是一本书的名字,就如推荐者欧文·亚隆所言: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坦诚面对生活,才能让内心得到治愈 “我的上司很讨厌,总是故意在下班的时候给我安排工作”“我和男朋友又吵架了,他一点...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本书的作者是个心理治疗师,在给别人做心理治疗的同时,她也遇到了大问题——被男友给甩了,于是她也预约了属于自己的心理...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这本书类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理治疗的书籍。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变好的...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作者:洛莉·戈特利布 这本书应该是我目前读过的心理学方面的书里最好读的一本了。作者通...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原创精进学思行精进学思行2022-02-19 15:01 是否要写这篇文章,开始是有点犹豫的,因为担心暴露自己的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wo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