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创新课堂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AI时代,或许我们更该关注的不是个性化教育,而是人性化教育

AI时代,或许我们更该关注的不是个性化教育,而是人性化教育

作者: 智能观 | 来源:发表于2019-04-19 21:53 被阅读3次


少年跳桥事件,让无数人为之揪心。当然,揪心叹息的第一时间,大家反思探讨的还是教育问题。

某教育在线网站的总编说:孩子的行为与父母往日的过度骄纵是分不开的,因此会在父母的批评后纵身跳下,他实际是在威胁,或者说要挟父母,是用任性示威报复母亲!希望给更多父母警示……

另一网站的主编感叹并谴责自杀者的不负责。

有人问我怎么看,我是语塞的。关注教育越久,接触面越广,越不敢轻易发表看法。因为不想也不敢以自己的偏颇去点评这样的悲剧。但我不认可上面两种观点。

正如朋友王人平先生对前面那位总编言论的点评:逻辑混乱,因果倒置。一个在线教育总编,自称的教育人,能如此冷酷、恶毒地去看待一个年轻生命的离去,不只是缺乏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智慧,更是缺乏基本的人性和良知。玷污和羞辱的不仅是“教育人”三个字,而是“人”这个称谓。孩子的自杀,不是少了这种人的教育,而恰是这种“教育人”教育的结果。

诚然,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其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孩子有问题,百分百是家长有问题,或百分百是教育的问题。虽然我不认同这个绝对值,但孩子的问题,确实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教育的问题。

事已至此,不该再去讨论甚至责怪少年或家长。我们唯一能做的,或许就是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思想与言行。

前天读到Randy Weiner 的一篇文章,恰好是他对教育中个性化与人性化问题的思考。我想,或许在这个时刻,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Randy Weiner 曾是一名小学老师。后来,他跟团队创建了一所特许学校,以及一个教育技术公司。因为工作的原因,他深入教育的各个领域,并为很多学校的领导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方面的咨询和辅导支持。

他每周在不断学习提升,因为要帮助别人,必须多看多思考。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如何通过更个性化的学习来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

他最近在深入研究个性化学习方案时发现,“更多”可能不是我们现在需要的解决方案。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我们错过了更重要的一点:忽略了个性化学习的人。

在今年的SXSW EDU之前,有一天,当他阅读如何解决个性化学习的资料时,感到内心不舒服。他说:在过去四年中,仇恨犯罪逐年增加,我感到心里很不舒服,因为我很难消化正在进行的关于如何更好地实施个性化学习的善意指导。

Randy Weiner 说: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教育人员,可能要给个性化学习按下暂停按钮了,至少目前是这样。虽然我并不质疑寻求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个性化学习的价值,但我也认为,我们可能比过去20至30年做得更多的是明显降低儿童的人性,我们可能只是在改变学生生活的边缘瞎折腾。

Randy Weiner 认为,是时候关注对孩子教育中的人性化了。

是的,这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期望并关注的,是实现个性化教育,即因材施教。纯粹的标准化教育不仅是对天性的扼杀,也早已不适合当今的社会发展。

Randy Weiner说:我们应该欢迎好的个性化学习实践背后的理念进入课堂,但目前对于个性化学习没有一致的定义,这使得执行变得更具挑战性。

“人性化”这个词可能比“个性化学习”更普遍、更易理解。重要的是,“人性化”——去人性化——的反面可能比个性化学习更容易理解。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也很有意义。

我们知道去人性化的体验是怎样的,也知道把一个有各种个性怪癖和复杂性的学生人性化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微妙的术语转变,但它可能会让更多的教育者从人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角度来思考,从而更有效地自我评估他们的实践。

可以看看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句更容易为所有孩子实施?

·个性化节奏(自定进度)的学习,可以带来更好的学习成果

·告诉学生,“由于他们是谁而无法取得什么成就”的念头,是不正确的

对于一些从业者来说,第一句很容易实现;但对教师来说,它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要考虑学生们是否走得太快或太慢。

第二句更像是教育希波克拉底誓言。我们不应该告诉孩子,他们不能做什么是因为他们是谁——不管是因为他们的肤色、语言、个性还是任何其他捏造的歧视基础。我们最需要帮助的孩子的需求,应始于需求的人性化。

Randy Weiner说:当我们践踏成人的人性时,人们会感到不舒服。但当一个孩子不能以喜欢的方式做他们自己的事,面对很多事情没有选择权时,几乎没人认为有问题。

放眼美国,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儿童——尤其是黑人和棕色人种儿童的未来——被每天发生在教室内外的有意和无意的去人性化行为摧毁。

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师生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这也可能是使儿童教育人性化的最佳方式。为了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产生更好的连接,我们可以可以从考虑以下问题开始:

· 我们如何帮助教师始终如一地与家庭保持联系?

 ·你孩子的老师对你孩子的了解程度如何?

· 对于那些与为他们服务的教学团队有所不同的儿童,可能需要什么样的人性化?

我们能不能对着镜子,说已尽我们所能来认识孩子的人性了?

我认为不能。如果不关注我们孩子的人性,继续纠结于个性化学习是什么样子是不负责任的。

目前,确实还找不到大规模实施个性化学习的最佳路径,但没关系。专注于尊重孩子的人性,可能会对这个问题有所帮助,它可能会更快地让学生取得不错的成绩。与个性化学习的相对不透明性相反,如果我们把孩子的教育人性化,只需要几个简单的问题:

·我今天看到我的学生了吗?他们是谁,可以是谁?我的学生会知道吗?

·我今天是否与学生建立了新的联系或加深了现有的关系?

·我的每个学生都知道我真正关心他们吗?

·我今天向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人性吗?

·我今天做了什么来压迫孩子的人性吗?我怎么能确定?

通过对学生们的人性化教育,可以确定我们也能让其个性化。但反过来却不一定行,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让我们直接探讨问题的核心:当未能认识到孩子的人性时,任何数量的个性化学习都不会填补我们制造的灵魂黑洞。

更多干货文章,请关注智能观的公众号:zhinengguanym,里面很多方法论、干货与前沿思想等文章。在对话框回复:编码书,获取儿童编码相关书籍。有关前沿教育的问题,也欢迎与我们交流。

来源:edsurge

作者:Randy Weiner

智能观 转载

—完—

亲爱的朋友:

人性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虽然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有很大差距。

我们关注教育的方法与技术,也在探寻教育的真谛。因为所有的术,都该在明道的基础上进行,方不失根本。

而事实上,我们的教育,从学校到家庭,大多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还有很多,连术的层面都没耐心做好。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启发。

安好!

智能观 灵米

2019-4-19 于北京五道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I时代,或许我们更该关注的不是个性化教育,而是人性化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xh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