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啊,仿佛才吃了元宵,就吃粽子,现在开始愉快地吃月饼了。
月饼在古代书籍中的出镜率不是很高,常常想这可能是作者不爱吃吧?
《三国演义》中提到了“中秋”,
中秋,传说是起源于祭祀活动。
在书中,中秋夜里,孔明在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布灯,
拜祝老天爷延长他的寿命。
第六夜,闯祸小能手魏延一脚把灯踩灭;孔明生命垂危,交代完后事,第七日归天。
《三国演义》中是没有月饼的,相传唐朝初年才有月饼。
然而在讲唐代故事的《西游记》中,有烧饼、蒸饼、面饼、肉饼、烙饼,就是没有月饼。
其实书中也有中秋节也赏月,宝象国的第三公主百花羞,正是在八月十五赏月的时候,被黄袍怪掳走。
同样是传统食品,粽子在西天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中,被安排在第五十六难朱紫国行医,友情演出了在朱紫国王遇到妖怪时,留在国王肚子里,等三年后孙悟空来处理。
到了宋代,吴自牧撰写的《梦粱录》、周密撰写的《武林旧事》中都白纸黑字实锤证明“月饼”的存在。
然而,在写宋代故事的《水浒传》中,明代的作者也没有提到月饼。
在史进被逼反的那个中秋夜,开始是请少华山朱武、陈达、杨春八月十五赏月,酒席上没月饼什么事,人家准备的是羊、鸡、鹅等。(“一腔大羊,杀了百十个鸡鹅”)
在武松被陷害的那个中秋夜,张都监的酒席上也没写到月饼,只是一味地劝酒,开始是五七杯酒,换了大杯子,喝了几杯,后来又是十数杯酒。
在《红楼梦》中,月饼终于露脸了。
八月十四贾珍要妻子尤氏分派人送过节物资——西瓜月饼。
八月十五陪贾母赏月时,贾母说月饼好;贾珍说月饼是新来的一个专做点心的厨子,虽然贾府逐渐衰落,但是该吃吃,该喝喝,厨子都有专门做点心的,还是新来的。
贾母自己吃的月饼,是更加高级的“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内造这可是宫廷食品啊,贾母一高兴,送了个给前来助兴吹笛的人。
贾母也是很大方的,其他下人都有赏赐,就连“凹晶溪馆”上夜班的两个婆子,在这夜里也是吃了月饼果品酒食,吃得“既醉且饱”。
从贾母和贾珍的对话中,可以知道贾珍也是很孝敬贾母的,自己尝了月饼觉得好,才送过来的。可见,月饼也有让人觉得不好的时候。
确实,在清代富察敦崇撰写的《燕京岁时记》中,提到京都最好的月饼是前门致美斋的,其他地方的都不值得吃。(“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
比如,在赏月时贾政讲的那个冷笑话中,那个怕老婆的人说他想吐的原因,是昨晚吃多了黄酒,又吃了几块月饼馅子,今日有些作酸。
开始还觉得吃月饼就吃月饼嘛,怎么吃月饼馅子呢?
后来才知道,以前一般的月饼是那种老式月饼(也有地方称这种月饼叫“脚板皮月饼”),外面有一层一层的皮,里面才是馅,有人不爱吃外面的皮,就只吃馅。不过也有人爱吃皮。这种一般的老式月饼,可能是不大好吃的。
有皮有馅的老月饼
如今的月饼经过岁月的变迁,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符合人们的口味。
只是也不能多吃,多吃了,还是会“作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