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成长励志
《正蒙》句解第三十二

《正蒙》句解第三十二

作者: 泮溪秋玉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06:42 被阅读1次

作者:夫子音

《正蒙》句解第三十二

【原文】:

敦厚而不化,有体而无用也;化而自失焉,徇物而丧己也。大德敦化,然后仁智一而圣人之事备。性性为能存神,物物为能过化。

【译文】:

性格敦厚老实但是没有达到本性开化的程度,这是虽然有身体但是不能发挥本性作用的表现;事情变化的时候会感觉自己的心也受到牵动,这是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而使自己失掉了本心的中正。德行深厚的人不但敦厚老实,而且能够使自己的心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而不会受到干扰,这样做就能使仁爱和智慧存在于一身,并且圣人的言语教化,真诚具备。使本性的良善能够发挥出作用来,就能够保存精神而不使其外露,即使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也能使心保持中正不倚,这样才能顺应万物的变化。

【原文】:

无我然后得正己之尽,存神然后妙应物之感。“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过则溺于空,沦于静,既不能存夫神,又不能知夫化矣。

【译文】:

没有我的思虑才能够得到端正自己思想的目的,保存精神不使它沾染外境,就能与万物的变化规律保持感通。只是了解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而不去过于思虑这种变化规律,如果刻意思虑就会沉迷在空无的状态,就会深陷在万物静止的状态中,这样既不能将自己的精神保存起来,也不能通达万物在运行中的变化规律。

【原文】:

“旁行不流”,圆神不倚也;“百姓日用而不知”,溺於流也。

【译文】:

流水遍行但是它保持规律,不会散开,这里讲的是保存精神不让它外露就会让心处于中正之中;百姓每天都生活在阴阳两种气体的运行之中,但是他们并不了解其中的万物运行的规律,这是因为他们每天都沉溺在随着大众生活的过程当中了,而无法察觉阴阳两种气体运行变化的规律。

【原文】:

义以反经为本,经正则精;仁以敦化为深,化行则显。义入神,动一静也;仁敦化,静一动也。仁敦化则无体,义入神则无方。

【译文】:

道义是用来验证经文内容的根本,如果经文传达的思想正确那么就会使道义运用起来更加精细;仁爱是以敦化民心,显现良知为准则,如果行为趋向于本性,并且发生变化,那么这种仁爱就会显现。实行道义但是能保持精神的内守,这就是外在即使有动作,但是内心保持安静的表现;用仁爱之心来敦化民心,即使内心处于中正状态,但是民众已经开启本性的良善,并且言行得到改善,这就是内心处于寂静的状态但是外在已经得到了趋向于本性的转变。用仁爱之心教化民众,使他们能够开启本性的良善,这样做就不会感觉到形体的负累,实行道义但是能保持精神的内守,这样就会遵循天道的运行变化规律,而不会陷入固定的模式,因为一切的变化都是天地运行本性规律的自然显露。

相关文章

  • 《正蒙》句解第三十二

    作者:夫子音 【原文】: 敦厚而不化,有体而无用也;化而自失焉,徇物而丧己也。大德敦化,然后仁智一而圣人之事备。性...

  • 《正蒙》句解第三

    作者:夫子音 【原文】: 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 【译文】: 聚合在一起的气是我的身体,分...

  • 《正蒙》句解第十二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地纯阴凝聚于中,天浮阳运旋于外,此天地之常体也。恒星不动,纯系乎天,与浮阳运旋而不穷者也...

  • 《正蒙》句解第三十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大而化之,能不勉而大也,不已而天,则不测而神矣。 【译文】: 阴阳两种气体聚集到足够大的...

  • 《正蒙》句解第七十二

    作者:夫子音 有德篇第十二 【原文】: “有德者必有言”,“能为有”也;“志于仁而无恶”,“能为无”也。 【译文】...

  • 《正蒙》句解第九十二

    作者:夫子音 乾称篇第十七 【原文】: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 《正蒙》句解第五十二

    作者:夫子音 【原文】: “笃信好学”,笃信不好学,不越为善人信士而已。“好德如好色”,好仁为甚矣;见过而内自讼,...

  • 《正蒙》句解第三十七

    作者:夫子音 【原文】: 诚有是物,则有终有始;伪实不有,何终始之有!故曰“不诚无物”。 【译文】: 真诚的举动表...

  • 《正蒙》句解第三十四

    作者:夫子音 【原文】: 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小大、高下相并而相形焉,是谓天秩。天之生物也有序,物之既形也有秩。...

  • 《正蒙》句解第三十三

    作者:夫子音 动物篇第五 【原文】: 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物之初生,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蒙》句解第三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cv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