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夫子音
《正蒙》句解第三十四【原文】:
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小大、高下相并而相形焉,是谓天秩。天之生物也有序,物之既形也有秩。知序然后经正,知秩然后礼行。
【译文】:
物象生下来以后有先后顺序,所以存在天序;物象的小大,高下相并相形在一起,这就是天的秩序(有秩序就不会显得物象紊乱,万物便随着时令生长有规律可循)。天生万物都有顺序,万物成形也有条理。知道万物生长的顺序然后路径就正确了,知道万物生长的条理然后礼就通行了(懂得并践行,顺应时令发展,就会显得有条不紊,掌握万物生长的条理性就会具备礼仪,恭敬对待一切物象)。
【原文】:
凡物能相感者,鬼神施受之性也;不能感者,鬼神亦体之而化矣。
【译文】:
凡是万物能相互感应的原因,在于是鬼神在施予、接受的本性(因为鬼神属于气体的变化,它在不断的运行当中,所以万物都离不开气体的运行,鬼神有知觉,能施受,因此物象也能如实感知到);不能相互感应者,也是鬼神体会到并化解了(如果万物之间没有发生相互感应,说明鬼神并没有相互作用,之间保持一种平和之气)。
【原文】:
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事有始卒乃成,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故一屈伸相感而利生焉。
【译文】:
万物没有孤立的道理,都是气体的同与异,屈与伸,终与始发明了万物,但是它们虽然为万物也并非是万物(万物都是气体的聚散变化形成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并不是孤立的,因为它们是气体组成的,所以也并不是真实不变的万物);事情有开始,有结束才能成立,如果没有气体的同异、有无、相互感应就不会看到万物的成立,看不到万物的成立那么虽然是万物而并非是万物(又举了一个例子,说任何事都有始终,如果没有看到气体的运行变化,但是却看到万物的产生了,这也不能把它们看成真实的万物,因为它们是由气体组成的),所以气体的一屈一伸、相互感应而有利于万物的生成。
【原文】:
独见独闻,虽小异,怪也,出于疾与妄也;共见共闻,虽大异,诚也,出于阴阳之正也。
【译文】:
独自见到,独自听到,虽然与现实有小的差距,但是不要轻易相信,必须要善于考察,发现其中的问题(独自见闻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要经过不断的调查,才能发现问题的真相,是不是有疾病或者在说谎);如果是大家共同看到的和听到的,那么虽然与真实相比有大的差距,但是这是真诚心的表现,因为阴阳之气运行顺畅,它便会体现一种天地正气(这是讲事实来自真诚心,同时也会让气体在体内运行越来越正义)。
【原文】:
贤才出,国将昌;子孙才,族将大。
【译文】:
贤才出现,国家才会昌盛(国家出现的贤达,思想修养境界越高,才会带动整个国家走向兴盛);子孙贤孝,家族才会发扬光大(同理,子孙如果孝悌谨信,代代相传,家族就会门楣锦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