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那些触动我,想要好好工作的时刻。
1、路过华子店铺的时候,她叫我进去喝茶。我们谈了一下彼此的现状,忍不住跟她感慨,今年深圳的人越来越少了。
她说这两年写字楼查的严,很多不正规的公司倒闭的倒闭,被查处的查处。当然,正规公司经营不下去的也不在少数。
总而言之,就是我们周围的环境一下安静了下来。商铺到处贴着转让,路边的小摊从去年就不见了踪影,卖衣服的隔三岔五的在朋友圈清货......所有所有的行业仿佛在炎炎夏日就提前陷入了寒冬,一片冷寂。
就连华子也忍不住跟我抱怨,自己的美甲店生意惨淡,老公这边的酒业也全靠以前的老客户撑着。“怎么,准备什么时候回去结婚啊?”华子突然转化话题。
“暂时还不想,还是日常恐婚状态。”我干笑几声掩饰自己无所适从的尴尬。
“工作没什么起色的话,还不如把该办的大事办了,反正都是迟早的事,有什么好怕的”。华子很认真的替我添茶,我知道这并不是玩笑话,更像一个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而且这也确实给了我紧迫感,它让我像一个失败者一样,瞬间在她面前无处遁形。
工作没什么起色,什么叫工作的起色呢?回去后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我自认为每天在脚踏实地的做一些事情,没有放弃文字,更没有懈怠自己的工作,但是日子依旧是这样的平淡无奇。拿着死工资,不会一夜暴富,也不至于饿死。
然而这些在外界眼里就是没有起色,甚至是不值一提的,究竟是这个世界变得过于急功近利了,还是真的我走的太慢,跟不上节奏了呢?
前段时间去面试,感触良多。
有人煞有介事的问我:“好好的,你为什么会选择做文案呢?”那种表情好像在嘲笑一个博士不去搞科研,却选择去市场卖猪肉。
还有人各种质疑:“说实话,你年纪蛮尴尬的,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如果真的写的好的话,完全可以在家约稿啊。”言外之意,就是水平一般般才出来找工作吧。
还有人更加直接:“我给你个建议,与其这样漫无目的的写下去,还不如来跟我们做流量,成天拿死工资有什么意思。”
对于这种判断,我很想辩解,很想大声反驳,甚至是告诉每一个替我谋求退路的人说,不要去否定每一份职业,也不要把自己对成功的定义安插在每一个人身上。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毕竟我只需要向我自己证明我自己。
2、每次想起“耐操”这个词,我的脑子里都会浮现很多关于上一辈人的生活场景。比如我的母亲,独自经营一家理发店,起早贪黑,从不间断,一年到头就像被锁在了店里,从不逛街,也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过着极其自律又简朴的生活。
我记得高中那年,我爸送了我俩一人一双跑鞋,同样的款式,不一样的颜色。
大概过了不到半个月,我就嫌弃这双鞋看上去有些发黄,把它和垃圾打包,毫无犹豫的扔掉了。
但是我妈的那双至今还在,哪怕鞋底被磨的一高一低,网眼里塞满了细碎的头发,她仍然舍不得换双新的,甚至还不止一次地提醒我说:“你那双要是不要了,寄给我穿,多好的鞋,千万别扔了。”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也是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让我一次又一次加深了对她“耐操”的印象。
与之相反的是,我们这代人鲜少有这样的精神。早晨起不来床,来大姨妈了就想请假,放假了就想睡觉,受了委屈就恨不得立马离职,离职了又什么都不想干……我们总是陷入无端的焦虑,又给自己各种设限。
前几天,有个初中同学在群聊里加了我微信,得知我也在深圳,说一定要一起吃个饭,虽说我们交集甚少,但他爸是我妈的常客,所以我欣然应允,想着聊些老家的事情,还是有很多共同话题的。
谁知老同学压根就不是来叙旧了,开门见山,就直奔主题说:“我已经辞职4个月了没工作了,手头有点紧,女朋友又要过生日了,想带她去庆祝一下,而且过完生日,准备回家呆一段时间再过来,你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先支援我一点,不然回家的车票都够呛……”
“回家呆一段时间,那家里怎么交代?”
“你不知道吧,我爸妈来广州打工了,家里种田赚不到什么钱。”
我有些诧异,想着他父母虽说不是年纪一大把了,但是在家做了大半辈子的农民,一没学历,二没工作经验的,是怎么突然决定来一线城市工作的。
看着同学无精打采地抽了一根又一根烟,我不好意思再追问下去。
“哎,其实也不知道来了要做什么,之前做外贸太累了,一个月4500,也存不到什么钱。”同学的眼神在借钱的时候亮了一下,现在又久久的黯淡了下去。
后来听我妈说,同学的爸也是到广州卖苦力去了,在工地上给人扛水泥,一天300,晒黑了很多,但是很踏实,充满了干劲和希望,说是必须在明年年底给儿子攒够取老婆的本呢。
这就是我们上一辈所具备的且无可撼动的精神--耐操,耐苦和耐劳。
他们中绝大多数勤勤恳恳了一辈子,裤子穿到破,工作干到死,才有了银行卡上日益增多的存款和构建我们未来生活的一点点保障。
如果他们也嫌这嫌那的话,又哪来的我们这般百般挑剔呢。每当我们还在纠结是不是朝九晚六,是不是双休,又是不是比同行多了500块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已经在自己岗位像陀螺一样飞快的旋转了起来。
3、这是朋友鸭子第二次决定来深圳工作。那天去接他的时候,恰逢大雨。他就那样呆坐在行李箱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你知道吗,现在这个天气就是我此刻的心情。”我笑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文艺了,这可一点也不像他的风格。
我记得刚来深圳那会,他可是意气风发的。那时候他在一家不正规的金融公司做销售,每天没日没夜的开单,被巨额的奖励机制诱惑着前行。
虽然在旁人看来,这是份“见不得人”的工作,没有周末,也没有任何前景,还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依然很多人前仆后继的投入其中。
“你不打算换份正经的工作吗?”吃饭的时候我问他。
“这世上能赚钱,都是有颜色的工作,比如灰色,黄色,这些不用我解释吧”他露出深不可测的微笑,好像一副什么都已经看透的样子。
这是人性,不予置否。就拿微信公众号来说,沉下心来做个人IP的总是极少数。毕竟好的内容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积累,而企业急于求成的需要获利,所以五花八门的变现手段,层出不穷。
延伸到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培训几个月就敢给人割双眼皮的,打着加盟噱头做非法集资的,还有各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非法项目,换了一茬又一茬。
“不管怎样,还是要想想以后的事情吧,毕竟赚快钱的永远都是那极少数,而且运气的成分很大”。我忍不住再次建议。
“再说吧,做过的事情多了,反而这不想做,那不想做的。要是刚毕业那会,哪会管那么多,硬着头皮就上了。现在不一样,难免会瞻前顾后的,我的意思你能明白吧?”
说完他头也不回的往网吧走去,又一次扎在了里面。
有时候想到25岁的我们就已经在过份焦虑的时候,我会觉得有些可笑,我们到底在怕什么,我们上没老,下没小的,却总说出“我这把年纪了,还一事无成”的言论。
终归究底,所有的急于求成还是想要不劳而获。
每当我受人冷眼,被人质疑,亦或是想要安于现状的时候,我都会想到上一代人的坚韧。这样的坚韧无时无刻的不在提醒我,所谓好工作,就是好好工作。
不要想着一飞冲天,也不要急着向周围人证明什么。你只需要记得,散漫肆意的“假舒适”里会生出多少慌乱无措,然后记住这种不确定性,像上一辈人一样,勇往直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