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书中提到一个实验:实验志愿者被告知参加一个测量身体中一种特殊的酶的含量,这种酶的缺乏将导致严重的胰腺疾病。方法是用将口水将一张试纸蘸湿,等待10-20秒看是否会变色。不同的是,第一组被告知如果试纸从黄色变绿色,则说明身体中缺乏这种酶,而第二组却被告知相反的结果--如果试纸从黄色变绿色,说明身体中不缺乏这种酶。
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特殊的“酶”并不存在,而所谓的试纸也只不过普通的黄色纸,并不会变色。因此,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会看到同样的结果,即试纸没有变绿色。但是两组参加实验者的反应却完全不一样。第一组实验者们看到试纸没有变绿色,欣然地接受了这个结果,而第二组实验者半数以上重新检验了结果,有一位甚至将试纸重新蘸了12次口水,试图看到试纸变成绿色。为什么有这些区别呢?原因就是当证据符合自己的希望时,实验者停止了检验,而当证据不符合实验者的希望时,实验者会努力去寻找支持希望的结果的证据。 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结果,揭示了一种我们的搜集证据的偏向性行为,但其实在各种情景下,针对证据,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的偏差呢?《超越感觉》的第六章,告诉我们许许多多对待证据的偏差,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去发现这些偏差。何为证据?我们最常采用的交流方式,恐怕更多是观点的交流,比如我认为......他认为......至于观点背后的证据,可能未必都会提及,如果有证据支撑,说的最多的也许就是个人经历、媒体上的各类报道和专家观点了。但实际上要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证据:未公开的报告,目击者证词,名人证言,实验,统计,调查,正式的观察和研究评述等。是不是这些证据都站得住脚呢?实际上,这些证据有不少可以推敲的方面。这里就说说我们熟悉的证据。最常用的个人经历,因为个人经历最真实,因此我们容易采信。但是因为个人经历都是在某个场景下发生,我们要问的是:这段个人经历的场景、个人的反应是否具有代表性?我们常常从自己的经历和从他人的经历中,得出一个因果结论。然而这个结论是否是因为个人的特殊情况造成,而不适用于其他人?除了个人经历外,目前媒体的报道已经充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很多的判断都来自手机上微信、微博、各类新闻APP、网页、报纸等各类媒体渠道的信息发布。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接受这些信息前,先问几个问题:这些报道的作者是谁?作者写文章的可信度是否足够高?报道和文章中的哪些观点是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的证据,哪些是本身还需有证据支撑的观点?这些观点是否有可能引起质疑?作者是否已对这些质疑进行了解答?如果说个人经历和媒体报道都有来源是否可信的问题,那么,是否专家的观点是我们可以完全依赖的呢?也许并不是。我们都听到过各种对“砖家”的吐槽吧。专家在某一领域内可能有权威性,但也许我们看到的专家观点有时却未必在他的研究领域内。因此,我们要多问一句,这位专家对他所说的观点是否有专业性?他是否引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有,这位专家的观点是否有其目的性?比如他是否收费?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明晰,还可以看看其他权威对同一个观点的评述。作为一个参照。除此之外,如上所说,我们还可以其他渠道得到更多证据。然而,这些证据的来源也是要经过审慎的筛选的。当我们拿着书中给出的这些量尺去测量我们周围的信息时,会发现很多信息只是噪声,干扰了我们对真实世界的判断。当你能明辨时,世界在你眼中,可能就会分出了层次,真妄分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