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以BL集团发言人的身份参加一个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关于“品牌战略”的论坛,请根据“给定资料1”写一篇发言稿,介绍一下BL集团在打造品牌方面所取得的经验。(25分)
要求:内容具体,符合实际,对象明确,条理清楚;不超过500字。
(选自2014湖北A第3题)
材料1
中国曾一度被称为“世界加工厂”,为“洋品牌”贴牌生产,即为大品牌做代工,几乎成了国内众多鞋、服企业的必经之路。而N市BL集团却在时尚产业相当发达的韩国、法国找到甘心为自己做贴牌的大牌制造商。“洋品牌”能为中国企业贴牌生产,这是中国企业品牌发展之路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企业拉开了品牌输出的序幕。
据了解,BL集团是一家涉及多种门类、跨行业的集团公司。集团拥有“XX家纺”“XX休闲服饰”“XX西裤”等着名品牌。作为中国家用纺织品最大的生产基地,集团主导产品--“XX家纺”包括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和小装饰5大系列,千余品种、上万种款式,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及中国港澳地区。自从去年在N市国际服装博览会上结识后,BL集团和S公司很快就签订了贴牌生产协议;S公司按照BL的设计要求,为后者设计、生产“XX”品牌的高档女鞋,S公司是韩国名列前三甲的皮鞋生产企业,也是一家只为韩国顶级皮鞋品牌代工的制造商。就是这样一家颇具实力的大牌企业,如今却为BL集团做起了贴牌加工。
品牌是一个符号,是产品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是产品表达自身信息的载体。S公司向中国的BL集团送秋波,是他们认同该集团的品牌经营模式。当S公司了解到,BL集团自1992年就开始把大部分生产外包,一心从事品牌、渠道经营,至今已在国内市场成功打响10个自有原创品牌,年销售总额达到30亿元。这家向来只为顶端品牌代工的制造企业立刻对其刮目相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S非常看好中国原创品牌的市场前景。作为BL集团旗下一个仅仅两岁多的年轻品牌,定位中高端的“XX”,在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同台竞技中,“涉趣”稳居销售榜上游。
BL集团用行动说明,目前,中国鞋业已经由注重使用价值,过渡到追求文化审美价值的不断提高。但我国许多鞋企做品牌更多的是采取模仿国外的方式,不是自身孵化。而品牌除了使用价值,更多的包含文化审美等附加价值,文化审美价值越集中,越能讨消费群喜欢;对消费群宽容度越大,品牌就越成功;每个品牌都应有自己的定位,自己的消费群,针对一个定位群表达的文化审美内容越多,品牌越成功。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国内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以及购买力都在逐年提高,这正是国内企业打响原创品牌的好机会。一旦在国内市场获得成功,离国际品牌的距离也就不远了。
专家指出,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品牌竞争力包含了企业在资源、能力、技术、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是形成并实现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持久的外在表现。虽然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制造供应基地,但品牌竞争力优势仍然比较弱小。中国企业不缺乏产量优势,也不缺乏品质优势,众多中国品牌已经解决了生存的问题,未来,中国商品价格的增值点将主要依靠品牌建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品牌,中国品牌必须摒弃长期奉行的以产量取胜的低赢利扩张模式,转而进行全方位品牌经营和世界顶级品牌营销战略的努力。优选高效的品牌化战略与品牌架构推进品牌资产的增值并且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的品牌资产。从品牌输入到品牌输出,使中国品牌无形资产扩大,国际市场地位大幅提升。
中国H集团董事长F日前坦言:世界各国都在探寻支撑中国经济增长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中国文化,这意味着中国进行文化输出并借机升级中国品牌的时代已经来临。
F认为,目前,中国制造在世界很多领域都没有话语权,中国是世界上羊羔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但中国羊毛产业在国际羊毛领域没有话语权,中国是制造大国,产品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但相当多中国造产品却没有定价权。同时,国产品牌走出国门不是受阻就是消化不良。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中国品牌的文化元素没有得到国际上的认可,F强调,文化在品牌的国际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主动和系统地输出文化,能够消除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能为企业国际化进程加速、助力。因此,对于中国企业主讲,在用功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之前,先要满足对其文化的认同。
品牌文化具有长久的穿透力,你建立什么样的文化,这个品牌就有了这个文化基因的价值取向。有了文化的品牌才是有灵魂的品牌,才会有生动的生命,品牌文化决定了品牌的生死存亡,塑造品牌的根本是文化元素,就是说品牌所蕴涵的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取向,是决定一个品牌能否生存持久的关键。
【指点】这期题目跟上期题目很像,材料走势和做题思路大体一致,相同部分就不再赘述。下面说一下本题特殊之处:1、不是提纲,而是发言稿,要通过“客套话”写出情景感,要有抬头称呼、题目(可写可不写)、结尾呼吁体现演讲稿的情绪。2、把握核心主题“品牌建设”,这个决定了写作应有的高度。如上一期的“共享经济”、上上期的“众筹”,把握准了高度,格局才会舒服。因此围绕品牌建设,我们在材料中可以对应找到品牌的重要性、品牌建设的现状(大部分企业面临的问题)作为开头段的铺垫;我们也能找到品牌升华出来的更高级的内涵:文化,作为结尾段的重点。3、把握材料的变奏:这套材料开头两段和最后一段比较老实,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头和结尾段应该有的要素。3、4段内容分别提出BL公司的两点经验,第5段总结品牌战略重要性,可作为BL公司总体经验。同时这一段倒数第二句突然展开,这在答案处理时可以忽略,可以单独成点,我建议疑者从有,作为要点。4、非BL企业的品牌建设经验的运用:6、7段更加深入谈品牌背后的文化,这部分也是品牌建设的经验,但不是BL的。在处理时可以考虑疑者从有原则,BL能够品牌输出应该也有其文化内涵;就算你认为没有,从得分点角度也应该包含这部分内容。
【中指答案】
各位企业界朋友:
大家好!品牌竞争力是形成并实现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我们很多企业不缺乏产量优势、品质优势,但是在品牌走出国门之后却出现消化不良。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品牌竞争力不足,致使我们很多产品没有话语权、定价权,品牌文化没有得到国际广泛认可。
BL集团作为一家涉及多种门类、跨行业的集团公司,能在多领域取得辉煌业绩离不开全方位品牌经营和世界顶级品牌营销战略的准确定位。下面跟大家分享品牌建设的经验:1、倾心打造原创品牌,通过把生产外包,集中精力从事品牌、渠道经营,全方位、多领域打造原创品牌。2、追求文化审美价值,从注重使用价值过渡到准确定位自身文化审美价值,通过文化审美价值的集中和对消费者宽容度的提升来笼络消费群。3、增强品牌竞争力。优选高效的品牌化战略与品牌架构,推进品牌资产的增值,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的品牌资产。4、借机文化输出升级中国品牌,通过主动、系统地输出文化,增加文化的国际认同,来加速、助力企业国际化进程。
文化决定了品牌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品牌的生死存亡。塑造品牌的根本是文化,因此,我认为我们各企业必须注重文化的塑造与输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