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静致远
一个人的成长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我们的经历,一是我们的阅读。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可见阅读在我们的精神成长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读书为了什么?
读书,提高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修养,就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内心的丰富程度。内心的呈现谓之个人修养,修养是后天获得,与日月齐华。
对我而言,大量的阅读除了给我广博的视野和积累知识的多样性外,更为重要的是,与人交往,自己能通过理性的判断,理解别人诠释的意思,从而连结同一语境的快速通道。其次,通过读书,自己能简化一些晦涩难明的专业术语,化繁为简。利用直白易懂的语言,通过温和轻柔的语气表述,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提高交谈的质量。这些都是读书的力量。
那么,我是怎么阅读的?我除了在校正经八儿认真地读过几年书外,我看书的时间是间断性的也是持续性的;而且,我选读的书籍跨度很大。一般上,无论读什么书,我都有一个摘抄的习惯。我觉得,一个人的记忆储量是有限的,而样样要亲历事事要亲为,毕竟受时间和体力上的局限。随看随记有参考价值的章节,有效地助自己保留了一份最初与写作者的情感呼应。因为工作强度大节奏快,随风附雅拿起一本书佯读的话,我是拒绝的。现状中,我们终日要做一件事,就是讲话,其实,说话本身就是有声的文章。自然示人以旷阔,投身自然的怀抱,哪怕一句话也没有交流,当头顶流云,面临草木,脚踏泥土,你应该明了,人类的整部起源史和发展史,正如清风拂面迎面扑来。我觉得,最好的阅读参照物是人,最具鉴赏美感的是大自然。我摘抄词句,没有作特别的归类。词句的备份,有时是我个人写作的素材词库,有时是某种提醒;有了备份,好比囊中取物,它们成了自己筹集的一项资源。当初的摘抄,是觉得当时读词章时的共识,是在自己思想的某个维度被唤醒,而在随后的日子,这种被唤醒的意识已潜移默化,内化成了自身的能量。阅读,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指引和提携,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召唤。
我总觉得,一个人除了学习,成长的过程外,还应有归纳和总结,传播和发展。于是,我慢慢拿起我的笔——书写。
虽然我才学疏浅,但不碍我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对善对义的追求和维护。我始终坚信:最是书香能致远,我本风雅,何惧人言浮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