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一部中国风动画短片从美国火到了中国。
女主人忙了一早上,做了包子给家人当早餐。
丈夫吃完包子,去上班了,剩下她一个人在家。
突然,她嘴里的包子变成了一个小宝宝。
她很喜欢这个包宝宝,像养自己的孩子那样,为他量身高、给他洗澡。
带他去菜市场买菜、给他买爱吃的面包。
带他一起去户外活动。
在包妈妈的照顾下,包宝宝一天天长大了。
他有了自己的朋友,不再粘着妈妈。
但妈妈怕他受到伤害,不让包宝宝离开自己。
包宝宝不高兴了。
妈妈拿他最爱吃的面包讨好他,包宝宝也不愿意理她。
他关上自己房间的门,不让妈妈进自己的房间。
在妈妈推门而入的时候,表情瞬间变得冷漠。
妈妈烧了一桌子丰盛的菜,想用食物的香味引诱包宝宝出来。
但包宝宝却跑出去和朋友玩了,留下母亲一个人赌气地吃完了所有的饭菜。
晚上,包宝宝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他的女朋友。
当包妈妈悄悄地打量包宝宝的女朋友时,包宝宝已经收拾好了行李。
他要离开这个家。
包妈妈想拦住包宝宝,但包宝宝还是执意要走。
失望和愤怒之下,包妈妈一把将他塞进嘴里,吃掉了他。
包妈妈蹲在地上哇哇大哭。
良久,妈妈从噩梦中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梦。
这时,她真正的儿子回来了。
他们一起吃着最爱的面包,母子间的隔阂慢慢消除了。
最终,包妈妈一家人包容而又和谐地相聚在一起,有了一个温情的结局。
这是一个关于家庭与爱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放手的故事。
加拿大华裔导演石之予,凭借这部全程没有一句台词的短片,一举拿下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可喜可贺之余,很多网友也表示被这部短片的过于真实而扎心了。
放手,是中国式亲子关系里最难的一课。
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经说过:“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这种爱的分离,
对孩子来说,是破茧成蝶后的解脱。
对父母来说,是不得不做的割舍。
一个孩子从嗷嗷待哺,到独自成营。
父母一食一饭地把孩子养大。
谁又不是对孩子爱的深沉呢?
可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他有了自主选择的欲望,有了自己的圈子。
家长越舍不得放手,亲子关系就只会越疏离。
对孩子学会放手,是每个家长必须修炼的一门内功。
修炼的好,父慈子孝。
修炼的不好,鸡飞狗跳。
02.
说到放手,朱雨辰妈妈应该是“放手界”的最佳反例了。
朱雨辰今年40岁了。
但她不准儿子独立。
在节目中,朱雨辰自己给朋友做了饭。
当所有嘉宾都为朱雨辰的厨艺点赞时,唯独他妈妈脸色很难看。
她认为儿子不应该学会做饭。
因为,她会”用生命对待儿子“一辈子。
每天凌晨4点起来熬梨汤这事,她坚持了十年,不管朱雨辰是喜欢还是拒绝。
朱雨辰想逃离她,一个人跑到北京拍戏。
但他前脚刚到,妈妈后脚就带着锅碗瓢盆追过来了。
所谓,自由恋爱,在这位妈妈这也是不存在的。
她给朱雨辰女朋友定的唯一标准是:自己喜欢。
至于儿子自己喜不喜欢,不是很重要。
反正朱雨辰的每段感情她都会干预。
朱妈妈式的“奉献”精神,与其说是关爱,不如说是控制了。
好脾气如朱雨辰,也会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对妈妈发出”你是不是想搞死我“的怒吼。
03.
小的时候,父母照顾我们的饮食,过滤我们的朋友圈,是关爱。
当我们有了独立欲望之后,父母那只不肯放开的手,就会像一把封喉锁,紧紧扼住我们的喉咙,令人难以喘息。
鲁迅说,不再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强扭的亲密关系也是如此。
还记得那个写下万字长文,控诉父母“过度控制”的留美硕士吗?
王猛在自白书里数次提到父母不顾及自己的意愿,”肆意操控“他的生活:
中学时,父母以“为你好”之名,把他留在身边一所很差的学校里。
上了北大和留美后,又找熟人看着他,用爱和保护之名,行控制之实。
他说,父母长久以来的过度控制,导致自己性格内向、敏感又不善交际,生活和工作都深受其影响。
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尽管如此,从前种种造成的心理疾病,始终还是难以自愈。
也许,不是每个父母都像王猛的父母这般奇葩。
但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过被父母“控制”的经历。
与父母不亲近,也是大部分人的现实写照。
然而,大部分亲子关系中的裂缝都始于“被控制”的反叛期。
在和父母这场“逃离与控制”的拉锯战中,很多裂了的关系就再也没能修复。
渐渐地,很多人对原生家庭的爱就只剩下一点责任和义务。
04.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到: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但其实,父母作为那个目送孩子渐行渐远的人,
在割舍这段亲密关系时,要承受的总是比离开的人要多些。
一段“由亲至疏”的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子女本就站在矛盾的两端。
想逃离的孩子,一只脚已经踏出门外。
想挽留的父母,还没做好思想准备。
就比如我:
年轻的时候,我恨不得把逃离写在脸上。
面对父母的干涉,要么甩门而去,要么避而不见。
直到如今,我自己做了妈妈,才对父母的“不舍之情”多了一些理解。
也尽可能地用温和一点的方式去反抗她们。
所以,也希望大家在这段不怎么公平的亲密关系转变里,对父母多做一些思维引导,别一味地单方面宣布脱离。
就如此刻。
我的孩子把我当做她最好的朋友,她像个八爪鱼一样粘在我身上,恨不得每分每秒都不要分开。
然而,我知道有一天,她会甩开我的手,去牵起另外一个人的手,和他建立比我更亲的亲密关系。
我现在只是想想,都觉得有点妒忌。
放手,是给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礼物,也是父母一生的一场修行。
只希望我的修为,能赶得上她的成长速度才好。
网友评论